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初中物理公式教学五步曲
发布时间:2015-08-06 08:09:16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41 次

初中物理公式教学五步曲

徐 伟

物理公式是具有物理意义的数学表示式,我们可以用它来定义物理概念、反映物理规律、确定各个物理量的之间的内在关系。物理公式是学生打开物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如何让学生学会灵活的应用公式来解决物理问题,是困扰一线物理教师的一个难题。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并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总结出了初中物理公式教学中的五步曲,供同行指证:

一、让学生记住公式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进行计算时乱套公式,甚至有学生将一些与题目毫不相干的公式也代进来胡乱计算一翻。经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有的学生并不是记不住公式,而是弄不清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所以在让学生记住公式的同时我们必须要让学会记住公式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个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不用急着教给学生字母公式,而是先让他们记住文字公式,比如对于速度公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记住:,然后再教给学生字母公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需要板书公式,也可以嘴里念文字公式而在黑板上写字母公式,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应该先让学生说文字公式再让他说字母公式,这样长期坚持就可以让学生熟练的将物理公式中的字母与物理量一一对应起来,当他们再看到物理公式时就不再是一个一个的字母,而是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需要用公式解决问题时就不会再乱代乱用。

二、让学生记住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单位

初中物理中绝大部分物理量都有单位,单位是一个物理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个物理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都有一套统一规定的单位,在计算时绝不能把单位代错,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我们在让学生记住公式的同时还必须要让他们记住公式中每一个物理量应该用什么单位。如对于电功率的公式:,当电功W的单位用焦耳(J)时,时间t的单位就只能用秒(s),这样电功率p的单位才是瓦(w),而如果电功W的单位用千瓦时(kwh)时,那么时间t的单位就只能用小时(h),这时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千瓦(kw),必须告诉学生,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确定了一个,那么另外两个量就只能用相应的单位了,如果题目给出的单位没有统一,那么计算前就必须要先统一单位。

三、强调公式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一部分物理公式的成立是有条件的,比如电功公式,,这两个公式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才成立,对于象电动机这种不是纯电阻的电路,计算电功就不能用前面两个公式了,而只能用。类似的公式还有热学中的热平衡方程:,它只有在不考虑热量损失的时候才成立;滑轮拉力与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这个公式只有在不考虑动滑轮的重力时才成立,类似的公式还有很多,象这一类公式我们在教学时就必须要给学生讲清楚它们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否则学生在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或判断时就会出错。

四、公式的变形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变形公式是物理公式的拓展和延伸,由于一个公式往往会有两到三个变形公式,所以,如果能灵活的应用变形公式就可以使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成倍的增长,从而大大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并不能熟练的应用变形公式,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物理公式本身就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生对于物理公式根本就不会变形,或者在变形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比如应该相除的两个量却拿来相乘、公式中的分子与分母位置颠倒等等。为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两方面加以改进:第一方面:加强有针对性的练习,在讲了一个变形公式之后,应该让学生马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让他们从练习中熟悉变形公式的应用。第二方面:教给学生一些巧妙的公式变形方法,这对于那些对公式变形不熟悉和容易出错的学生比较有用。比如我们在讲欧姆定律公式时,可以将这三个量写成这种形式:,然后告诉学生,如果我们要求电压U,就用手遮住上面的U,于是就只看到下面的IR了,也就是U=IR,如果我们要求I,就用手遮住式子中的I,于是我们就只看到了,所以,求R的方法与此类似。总之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就可以让学生灵活自如的运用变形公式来解决问题。

五、让学生学会从公式中发现物理规律

用物理公式去研究物理规律是对物理公式作用的升华,因为这时物理公式已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计算的工具,而是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知物理世界的奥秘的法宝。要用公式来探究物理规律,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一个公式中各个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比如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公式,从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当电压U相同时,电阻R越大,电功率P就越小,即U相同时P与R成反比,这就是它们的数学关系。其次就是要让学生从公式的数学关系发现物理规律。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相同,所以我们就可以从刚才的电功率公式得出: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支路消耗的电功率小,再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如果一条支路的电阻是另一支路电阻的几倍,那么它的电功率就是另一支路的几分之一,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学生学会了从公式来分析规律,那么他的物理水平就上了一个台阶,当然要达到这种水平,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加以引导和训练。

公式的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熟练的应用公式解决物理问题是值得老师们长期探讨的一个话题,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他们这个年龄的认知规律出发,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一定能找到让学生灵活应用公式的好方法,到那时,学生们就会发现物理世界是如此有趣而又丰富多彩。(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