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发布时间:2015-08-06 09:29:03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50 次

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荣凤娣

在没有从事教育事业以前,就听老师们曾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当时没有很深的体会,现在通过这十几年的教学真正感悟到教好一批学生,和完成一幅艺术作品一样,完成的过程可能会让你绞尽脑汁,但当看见你很满意的作品时,会觉得特别的欣慰。

转眼间,已经做了教师15年了,经过这些年的工作,我越来越觉得我喜欢、我爱这份工作,喜欢每天看着孩子们一点一点的成长。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在很多人的眼里数学是枯燥的,抽象的,晦涩的。所以有很多人从小到大都一直在为数学的学习苦恼着。其实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的:“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所以要让孩子们学好数学就要去思考,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也认为想让一个孩子改变对数学的看法,克服对数学的恐惧,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他的学习动机,培养他的数学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从传统的“教师主体”改变成了现在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是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数学课堂创设为一个积极的,能动的,丰富多彩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放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美,从而产生追求美的欲望。以下是本人几点感悟:

一、从生活实际着手,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倡导“从做中学”,我很赞赏他的观点,我们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用,所以从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上来学,无疑会提高学习的速度和质量。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个精彩的导入也就可以说是一堂精彩的数学课的一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材中也给出了很多的例子,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就应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小学生好奇心强、爱问问题、活泼好动、且注意力平均只能集中10分钟,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要充分地发挥小学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应用题》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知道植树节吗?因为现在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所以人们就呼吁要保护环境,在每年的这个时候种植树木。今天就是植树节,有好多的小朋友都去劳动了,他们植树过后特别高兴,都在玩游戏呢,我们北方天气寒冷,不能植树,那我们去去看看他们在玩什么吧?这样导入新课,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了本堂课的情感目标。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第一学段(1-3年级)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从现在的教材编排来看,图文并茂,既符合低龄学生的心里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的不再是传统的机械讲解,当课堂的领导者;而是改变角色做问题情境的设计者,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和思维的能力。

三、动手实践,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还记得我所教过的一年级的孩子,像这种低龄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逻辑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对抽象的知识不能够把握的很好。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还是直观的感性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的空间图形的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例如:我在讲《图形的拼组》时,单纯的讲解长方形的两条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能会有一大部分的同学很模糊。但是当孩子们自己动手对折之后,他们自己就能够总结出这个定义了。这种动手实践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更直观的发现问题,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四、在课堂上注重赏识教育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易的,老师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励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可以看出激励对于一个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可以在学生的数学课中运用激励的方法来唤醒他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但是要求我们每位老师都很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该能够做到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斯特娜认为:“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才,首先就是要信任他,这是教育的第一步。信任孩子的能力,信任孩子的才华,信任孩子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走好第一步。”信任孩子,对孩子放手,不控制孩子是赏识教育信任原则的要义。所有的母亲对自己的新生婴儿都会有这样的信念:这个孩子将会活着、长大、走路和说话,婴儿就在父母及亲友的信任下发芽成长。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人也只有在这个阶段是发展最快的。可见信任在学生阶段,乃至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用激励的语言,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我们是信任他们的,以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有的人现在一直在说“书越来越难教”,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线老师的共同感慨。所以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扬弃”习惯的教法,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感性地走近学生,对我们自身进行改善及完善,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成长。(作者单位:大庆市三永学校)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