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四型”法院若干问题的思考
赵 萌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如何从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高度,立足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高度重视司法管理,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以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司法活动,实现法律所蕴含的公平正义主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建“四型”法院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建“四型”法院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已充分表明,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离不开法院的积极作为,需要法院通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来积极参与这一重大历史进程。法院的服务和保障水平高低对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和创新型法院等活动来不断提高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创建“四型”法院是法院自身职能的内在要求。人民法院依法负有通过裁判案件维护社会秩序、定纷止争等职责。而人民法院及人民法官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自身职能的实现程度,这就必然要求提升人民法院的整体水平,以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和创新型法院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创建“四型”法院是提高干警队伍素质的要求。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培育,我国各级法院的法官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法院干警的业务素质还在一定程度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多管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四)创建“四型”法院是争取实现人民满意目标的需要。法官手中的审判权是人民赋予的,依法裁判案件,维护社会秩序,化解矛盾纠纷,要充分代表群众的权益。这既是法官自身职责的根本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创建“四型”法院具体措施的思考
(一)要通过创建学习型法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1.更新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组织既是一种组织行为,又是一种管理方式,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要使创建学习型法院取得实效,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和工作人员自身的积极参与,形成适应创建学习型法院所需要的全新的学习理念。
2.坚持四项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要求,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注重把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方法与各自的工作实际、思想实际和作风实际相结合,互相促进,取得实效。三是坚持渐进原则。创建学习型法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漫长而精益求精的过程。四是坚持持续原则。以战略的眼光来定位和推进创建活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理念上的熏陶和运作模式上的相对稳固。
3.提供组织、机制保障。领导角色的准确转换是创建学习型法院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配套机制,是确保创建成功的重要保证。
4.全方位构筑创建平台。通过组织开展庭审观摩讲评活动、庭审直播活动、裁判文书筛查和评比活动、案件质量考评活动等专项活动,切实提高法院干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二)要通过创建服务型法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把握法院工作的特点。正确理解和把握法院工作独立性的特点,提高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自觉性。正确理解和把握法院工作被动性的特点,努力开拓法院主动服务大局的工作空间。正确理解和把握法院工作间接性的特点,主动把自己摆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2.明确法院工作的原则。法院工作要把“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作为自己的职责定位。要引导干警正确认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努力做到让党委满意、让群众满意。确保司法公正,是党和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根本要求,是审判工作的核心和生命。
3.突出重点服务大局。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参与发展难点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商事审判职能,支持好保障重点产业发展。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打击职能,依法打击各类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要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的综合治理。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努力减少不安定因素,缓和社会冲突。
(三)要通过创建和谐型法院打造良好执法环境
1.具备和谐意识。院领导、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构成了法院的有机整体,或者司法共同体,人人都是构建和谐法院的主体,人人都负有构建和谐法院的责任。构建和谐法院,每一个责任主体都要耕耘,才有收获。
2.营造良好环境。法院必须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上级法院的指导,人大的监督、政府、政协的支持,赢得乡镇街道、行政机关、社会各界的理解。同时,法院还要在提升司法的社会公信力上下功夫,应当努力降低上诉率、信访率,提升调解率、服判息诉率,以此营造构建和谐法院所需的良好社会氛围。
3.处理好人际关系。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构建一种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机关的前提和基础。要在政治上引导人,在机制上激励人,在业务上锤炼人,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四)要通过创建创新型法院实现凝心聚力
1.树立创新理念。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要通过学习教育,切实增强法官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法官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2.突出改革重点。以积极的心态和创新的视角,全面考量当前基层司法所面临的问题;以对法律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正视和解决问题。(作者单位: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书记官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