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赵玉颖
【学习目标】
1.凭借初读,学生能够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又是怎么实现的”。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梦想的力量是什么,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能够感悟瑞恩的这种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学习难点】体会题目的含义,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教学过程】
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
(一)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课件出示图片、文字资料)
(二)看着这些文字和图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小结:在加拿大,有一个孩子,名叫瑞恩,当他了解到这些以后,在他的内心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三)揭示课题:梦想的力量(板书)
二、浏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阅读提示,谁能从中很快的找出我们学习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提示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梦想的力量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概括“梦想”
(一)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
(二)学生汇报
预设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预设2: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三)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梦想十分坚定。
预设2:梦想越来越大,不断地生长,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四)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
课件出示:
2001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学生自读)
过渡语:瑞恩在他通往梦想的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五)默读课文,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小组交流:挣足70元钱;挣足2000元;筹钱买个钻井机;打出第一口井;打出30口井。
瑞恩梦想实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不由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巨大!
四、板块探究,感悟“梦想”
生再次默读课文,自主划找、品读、批注感悟: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
(一)激励自己
1.快速浏览,可以抓住最关键的词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考成绩得奖励。)
2.想一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出来?
3.比较:假如选择“瑞恩扫地、洗碗、擦窗、洗衣服、洗袜子”这几件事情来写好不好?
引导: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4.你觉得瑞恩累吗?这么累他为什么还要做呢?
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巨大!
(二)感化他人
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梦想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
学生结合句子谈感受:
补充阅读(课件):了解捐款背后的故事;谈感受。
小结:梦想的力量真大,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
(三)带去幸福
1.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如果我们就是安格鲁小学的孩子,瑞恩来到了我们的这里,你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文段阅读):用我们的声音来表达对瑞恩的感激之情。
2.梦想的实现,会给非洲人民带去什么?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生命……
小结:梦想,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给人们带去幸福。梦想的力量真大啊!
五、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一)了解“瑞恩的井”后续情况,震撼心灵。(课件出示故事)
(二)这个梦想的力量的故事读完之后,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有怎样的感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同时完成课堂检测。
(三)课后练笔:
课件出示: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妈妈的一位朋友。她决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她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激励自己
梦想的力量 感动他人
(巨大) 带去希望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