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的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实际运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然而在许多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口语等技能的教学仍然低效或困难重重。笔者尝试“三部曲”教学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瓶颈,如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下,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自控能力差等等,好多教师感觉困难很大。笔者尝试在本校口语课教学中使用“三部曲”教学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参加省市口语技能大赛多次获得大奖,在这些学生的带动下,班风学风等都有了明显好转,呈现出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势头。
一、选准教材,循序渐进,先听后说,即学即用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招到的生源是没考上高中的学生,基础普遍都很薄弱,如何选择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当时笔者和同事们花了很大的心思和气力。教材的内容要丰富实用,形式活泼多样,既要考虑所选教材对学生掌握口语的实际帮助,又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本着以上原则和大家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最终选择了《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初级和《新思维英语听说教材》零起点,初级本为主要使用教材。这两套教材均涉及日常生活,内容自然、真实,提供了真实有趣的练习机会。内容设置循序渐进,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当然最关键的仍然是如何组织口语练习,笔者坚持先听后说,即学即用原则。程晓堂、郑敏(2002)认为,为了提高口语能力,首先要增加语言输入的类型和数量,给口语练习积累素材。张萍等(2003)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听力,您自然会产生开口说话的冲动,一定想把刚才所听到的单词、短语、句型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表达……。没有大量有效的输入,很难有令人满意的输出。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坚持即学即用,所选教材在这方面是一亮点。每单元都由重点句型、对话、拓展句型、操练、开心一刻等组成,很方便实用。教师要做的就是当好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示范者、帮助者的角色(安凤歧、梁承锋,2004),在操练环节把刚学过的内容通过训练熟悉掌握。
二、强化训练,因材施教,本土结合,注意引申
Jeremy Harmer(2000)认为,口语教学活动旨在传授语言运用能力(Activate),而不是学习(Study)语言的特定部分。因此在学完词汇、句型、对话后,如何强化训练是口语学习的关键。在训练中,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性格外向反应迅速的学生,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从严从高要求,让他们说得对,说得准,说得好;而性格内向,反应速度慢者,采取激励法,培养他们敢说和愿意说的良好习惯。本土结合,注意引申指的是课本内容和当地资源等的结合。比如在讲有关建筑的章节时,除了学习课本上有关的内容外,笔者充分利用当地古建筑多的优势,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引入课堂。为了降低难度,先让学生看相关的照片,然后把关键句型写在白板上,让学生看着句型进行结对或小组练习,这样学生敢于练习,能全身心投入。熟悉相关句型后,稍增难度进行练习,如讲故事。这部分要学生注意五个W,即what, where, when, who, why 等,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练习。白板设计如下:
Fuxi Temple
what:
Fuxi Temple
where: the
Fuxi Road,Xiguan, Tianshui
why: in
memory and worship of Fuxi
when:
built in 1483 in the Ming Dynasty
others:
Xiantian Hall , Taiji Hall (remarkable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s both
in arts and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 ,the precious
architec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充分练习后,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展示,让好学生在班上起模范带头作用。学生熟悉所选的当地景点,因而有话可说,在口语教学和练习中应多考虑这样的本土内容,灵活引申。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外教点拨,夯实拔高
积极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和英语演讲比赛等,通过比赛促进教学和学习,是我校一贯坚持的活动。比赛既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对老师是一种促进和再提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学生在省市比赛中屡获大奖,极大地促进了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不相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好多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比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另外我校定期和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外教联系,让他们为英语班同学辅导、点拨和训练,学生反应很好,尤其对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来说效果明显。比赛是形式,通过比赛拉动教学和学习才是真正目的,因此我们重视比赛,重视外教的点拨和训练。
以上是笔者尝试进行的口语教学和学习体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语口语教学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和探索。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
山海经教育论丛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215 国内统一刊号CN33-1032/I
《山海经-教育论丛》杂志是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现为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215 国内统一刊号CN33-1032/I。本刊以展现大学生风采,教师教学交流为主题,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的教师等发表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本刊全国公开发行,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 杂志自1956年创刊以来,距今已有52年的历史,曾创下发行170万份的辉煌业绩。2009年,《山海经》杂志全新改版,在原有的纯文学性基础上,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理念等方面,并最大限度地将我们的编辑理念切入社会深层,引导新一代更好地成长。
【主要范围】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教育论丛、 文史在线、 艺术研究 经济与法
语言研究、 德育研究、 影视文学、 文化论坛、 社科视点 医药前沿
【投稿须知】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 文章以2200字符为一个版面,每篇5000字符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3字以内;
3.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4. 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以便针对有疑问的内容随时查询核对。
5. 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 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不愿通过网络媒体发布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7. 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投稿邮箱:shjzzs@qq.com QQ:779624634 280747782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网站:www.shjbj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