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学生转到新学校就读, 英语考试得了25分,
老师给他订了一个增加30分的学习目标。 一个半月以后,该同学英语考了57分。
老师宣布本次考试全班考得最好的就是该同学。同学们很惊讶, 老师说:“该同学英语考试比上次增加了32分, 有谁比他强?” 老师提议全班鼓掌, 向他表示祝贺。也许是首次受到如此热烈的赞扬, 该同学哭了, 从此爱上了英语这门课程。
我很欣赏这位老师的做法, 更钦佩他对待这位在别人眼里一贯被视为 “差生”的同学的教育方式。 回想自己这近十年来走过的 “教学之路”,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的教育应该多些赏识,老师心中应多些爱,
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育。 教师应尽可能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让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赏识中快乐地学习并体验着成功与进步。
教师赏识学生的前提必须是教师心中要充满爱。 托尔斯泰曾说过 “ 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 他是一个好教师。 一个教师如果只像父母那样爱孩子,
他是一个比那种虽读过万卷书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更好一些的教师。 而如果教师能把对事业和对孩子的爱兼备于一身, 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 爱是一种品质,
是一种美德, 是一种能力, 是一种平等的尊重, 是一种深刻的理解, 如果没有真诚的爱, 任何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大概都很难奏效。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文章开头故事中的那位老师的做法就体现了教育的艺术。一个英语考了57分的学生非但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反而得到了老师和全班同学的赞扬。在此,我要为那位老师喝彩。没有他的表扬,那位学生也许不会爱上英语,也许会彻底对自己丧失信心。设想一下,如果换了另一位老师,用另一种方式去批评或指责他,那么这位学生很可能会一蹶不振,从此对英语失去兴趣。
但赏识教育不是一味赞扬。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这值得提倡,但要让赏识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必须掌握好“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应只是一味的“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的唤醒、鼓励、激励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但赞赏千万不可滥用,如果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因而,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客观的评价才能端正学生的努力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赏识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而经历挫折则是他们成长中的财富,二者不是对立的。因此,赏识也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发。
在职业类院校,与讲台为伴已有十几个春秋。期间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到。我也曾感到迷茫,也曾遇到失败。但我坚信,只要努力,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这期间,我始终用一颗真诚的心面对我的学生,关心呵护他们。我是一名英语老师,我一直认为,一个没有亲和力的英语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自由地讨论,学生在交际中体验英语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在这近十几年里,我与学生一起快乐,一起成长。如今我的学生中也有一些人成为教师,我相信他们会和我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的学生,他们会比我做得更好。置身学校,经常听到一些同事的抱怨:“某某学生课上总是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做作业”,“某某学生不爱学英语,不喜欢上英语课”,
“这个班我没法教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笑而不语。我能理解这些老师的心情,但他们却不能理解他们的学生。 “为什么学生不爱听讲?”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英语?” 这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我一直相信这句话,老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敬,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就能够喜欢他教的学科和教学。
如果学生“厌其师而弃其道”,那么肯定不会喜欢这门学科。在此,我想对他们说:“请学会赏识你的学生,用心与学生交流,你的爱就会自然地流淌到学生的心田”。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赏识教育带进课堂,以情入手,以心交心,更好地践行这样的教学理念:“以情优教”。(作者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校区)
f3�ob�4
`�4
family:Verdana;color:black'>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教育论丛、 文史在线、 艺术研究 经济与法
语言研究、 德育研究、 影视文学、 文化论坛、 社科视点 医药前沿
【投稿须知】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 文章以2200字符为一个版面,每篇5000字符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3字以内;
3.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4. 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以便针对有疑问的内容随时查询核对。
5. 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 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不愿通过网络媒体发布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7. 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投稿邮箱:shjzzs@qq.com QQ:779624634 280747782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网站:www.shjbj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