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创设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生动的、形象的、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物理教学场景,以引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并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厚爱,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教学活力,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中让学生尽情体验学习的快乐,领悟求知的真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谈一些体会。
一、物理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
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需要结合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确保情境创设取得良效。因此,笔者认为物理课堂中创设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物理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应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努力实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自主学习的目的,情境创设目的性明确,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二)科学性原则。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情境诠释理论,帮助学生接受新知识,由此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任何超乎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过于复杂的情境创设都是缺乏科学性的,这样的情境创设脱离实际,根本无法获得我们所希求的教学效果。
(三)趣味性原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满趣味的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探究物理知识的动力,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
二、物理课堂情境创设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一)创设演示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要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实验真实、直观、形象,学生对此普遍都有着较大的兴趣。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实验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以及探究的欲望。
如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我设计了“铁球碰鼻”的演示:将一个铁球悬挂在教室天花板上,让铁球能刚好接触鼻子,然后释放铁球,铁球摆过去,又摆回朝教师打来时,教室里发出了惊叫声,学生为教师捏了一把汗,不知老师能否避免这一“劫难”,但教师那安详的神态又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已被唤醒,情不自禁地思考其中的奥秘,从而为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知识运用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并为物理创造性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执教“浮力”的知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浮力有时大的可以托起万吨巨轮,有时浮力小的托不起一枚小小的硬币?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强烈兴趣,他们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展开了交流,接下来,我为学生们演示了这样的实验:首先准备一烧杯清水、两烧杯浓度不同的盐水,先往盛浓度较轻的盐水烧杯中,放入一块木片,学生看到木片浮于水面,然后,我又放了一粒小石子,小石子立刻沉入水底,接下来,我又将一枚鸡蛋放在这杯水里,这时学生看到鸡蛋是在盐水中悬浮着的,我再将鸡蛋放入了盛清水的烧杯中,学生们看到鸡蛋下沉了,再放入浓度较重的盐水烧杯中,学生们看到鸡蛋浮在了水面上,这些现象,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了如下的疑问:(1)同样的一杯水中,放入不同的物体,为什么有的漂浮,有的下沉,有的悬浮?(2)同样的一种物体,为什么放在不同的液体中,浮沉的情况各不相同呢?由此,我引入了关于“物体沉浮条件”知识的学习。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主动参与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发现物理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选择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我结合学生的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1)如果有新旧两只白炽灯泡,它们的规格和型号相同,你能找出哪一只是新的吗?(2)在北方的冬天,人们都喜欢在地窖里储存蔬菜,你知道为什么地窖里要放几桶水吗?(3)在炎热的夏天,人们通常感觉吃冰棒比喝凉水更加解热,为什么?这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了学生的浓厚情兴趣,他们联系学过的知识,积极思考,很好地解答了这些生活化的物理问题,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提升了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教学气氛中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全面提升物理素养。(作者单位:四川省广汉市金鱼镇中学)
山海经教育论丛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215 国内统一刊号CN33-1032/I
《山海经-教育论丛》杂志是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现为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215 国内统一刊号CN33-1032/I。本刊以展现大学生风采,教师教学交流为主题,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的教师等发表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本刊全国公开发行,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 杂志自1956年创刊以来,距今已有52年的历史,曾创下发行170万份的辉煌业绩。2009年,《山海经》杂志全新改版,在原有的纯文学性基础上,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理念等方面,并最大限度地将我们的编辑理念切入社会深层,引导新一代更好地成长。
【主要范围】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教育论丛、 文史在线、 艺术研究 经济与法
语言研究、 德育研究、 影视文学、 文化论坛、 社科视点 医药前沿
【投稿须知】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 文章以2200字符为一个版面,每篇5000字符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3字以内;
3.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4. 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以便针对有疑问的内容随时查询核对。
5. 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 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不愿通过网络媒体发布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7. 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投稿邮箱:shjzzs@qq.com QQ:779624634 280747782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网站:www.shjbj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