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正面临着更快更大规模的发展。但是纵观中国城市建设过程,在肯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城市建设在很多方面走入误区。如果不尽快走出误区,势必在今后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建设中严重影响到我国城市建设质量。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误区:“蔑视自然”,“蔑视历史”,“蔑视美”。关于前两个问题在以后的文章当中再详细论述,本文主要就蔑视美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非美现象
我国乃至全世界城市景观存在着林林总总的非美现象。
“千城一面、千楼一面”。几十年来,城市不断扩张,数量不断增多,旧城改造得轰轰烈
烈,制造出崭新的城市,特色只有一个——千城一面。城市规划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可是这些行业出现以后,并没有阻止“千城一面”的继续疯狂。引进各种西方建筑元素的、说不清流派道不清风格的建筑被嫁接在中国大地上,再冠以洋名,什么“英伦三岛”、“塞纳花园”。南方北方的城市一样,东部西部的城市也一样,外国城市和中国的城市还一样。这样城市也就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罗列。不事先说明,游客都不知道他所到达的城市是南方北方的东部西部的中国外国的。
“整齐划一、等距均质”。 无论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一律是矩阵式排列。不少城市街道两侧的建筑整齐划一,建筑群是一座建筑复制品的组合。不少城市要求商业街上的广告牌要统一尺寸,统一颜色,统一字体。绿地和公园中的花草树木等距均质成行列队。
二、非美原因
意识形态因素。城市建设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还存在着行政命令、一刀切等计划经济的痕迹。一刀切容易千城一面千楼一面,容易整齐划一。
建筑思想风潮和全球化。二十世纪流行的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主张去雕饰反传统,遵从功能。大量没有地域特征、民族特征的建筑纷纷涌现。全球化又使得这种没有地域特征、民族特征的建筑在全世界蔓延、普及。
利益驱动。以赚钱为目的,以赶超为目标,以此为目标,就会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顾数量而忽略质量忽略美。
审美水平不高。以统一、整齐为美。
要解决以上问题,最根本的是得摒弃统一整齐唯美的审美观念和意识,提高审美水平。
三、美学分析
“旧径开桃李,新池凿凤凰。只添丞相阁,不改午桥庄。远处尘埃少,闲中日月长。青
山为外屏,绿野是前堂。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年华玩风景,春事看农桑。花妒谢家妓,兰偷荀令香。游丝飘酒席,瀑布溅琴床。巢许终身稳,萧曹到老忙。千年落公便,进退处中央。”此为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的诗句。白居易作为唐代诗人,也是文人园林家的杰出代表,对园林景观的营造给与了极大的关注,造诣极深。诗词当中“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的后半句“栽松不趁行”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地道出园林景观中花草树木艺术的种植方法。什么叫“不趁行”,为什么要“不趁行”?
所谓“不趁行”即不整齐划一,不等距均匀之意,有疏密有聚散之意。以三株植物为例,怎样排列才美?不能排列成直线,尤其不能排列成等距离的直线。要排列成三角形,最好是“不等边三角形”。为什么“不等边三角形”好,因为此形三顶点“不趁行”,有疏密有聚散。
为什么要“不趁行”?因为“不趁行”美,“不趁行”符合形式美法则(整齐一律法则、对比法则、均衡法则、比例法则、节奏韵律法则、变化统一法则等)。形式美法则当中最重要的一条(总法则)是变化统一,也叫做多样统一。
变化统一又称和谐,是一切艺术的基本规律,在视觉艺术中是画面构图的总规律。变化统一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艺术上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又对立又统一,充满着斗争,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多样统一是矛盾的统一体,用在画面构图中,指画面既要多样有变化,又要统一有规律,不能杂乱。只多样不统一就会杂乱无章,只统一不多样,就会单调、死板、无生气(栽松趁行)。就是要繁而不乱,统而不死。拍摄不同景别的镜头画面都应力求做到多样统一。多样统一在画面构图中的运用,具体地讲就是把众多零散的表现对象,按照突出主体的原则把各个对象合理地安排在画面里,进而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建筑园林景观构图的变化是通过要素“错落” “不趁行”等手法实现的,而统一是通过要素“风格一致”、“色彩协调”等手段达到的。
当前我国城市“千城一面、千楼一面” “整齐划一、等距均质”非美现象的大量出现,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用形式美变化统一法则分析,其问题的症结在于,误解统一含义,误以为统一就是一模一样、整齐划一,只强调只重视统一的一面。其实统一的含义是复杂的辩证的,而非简单的机械的。
中国园林之美享誉世界,小中见大丰富多变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中蕴含着“变化统一”的美学原理 。中国园林和住宅是相连的,住宅的布局讲究对称,院落方方正正,家庭成员的居室要尊卑长幼有序。看的多了会给人以刻板单调的感觉,所以与住宅相连的园林就要变化,就不能对称式布局。
“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水乱相缠。此虽古人咏景说画之辞,造园之法适同,能为此,则意境自出。”此是园林大家陈从周名著《说园》当中的一段话,道出中国园林造园手法之奥妙,几个楼台如果一模一样并且等距一字排开,楼台周围的景物也雷同一致,试想这是怎样的景观——一览无遗单调乏味。怎样才能“游不尽”?方法就是“变化(多样)”。在风格一致(统一)的条件下变化楼台的层数、朝向、门窗、廊柱等等;在布局上要“不趁行”,要错落;再利用障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处理,虽然几个楼台,也能小中见大而游不尽了。一条笔直的死水怎么“相缠”?要“相缠”只有变化——形状蜿蜒曲折,死水变成淙淙流动的活水;要“乱相缠”,其蜿蜒曲折的形状就不能是简单的波浪形,其流水就要时高时低时缓时急时隐时现。
造园要运用美学法则,住宅、街区、广场、公园建设当然也要运用美学法则。美学法则是普适的。传统上中国人把园林当做艺术住宅以及公共建筑几乎是一种模式的翻版,美学价值比起园林要逊色很多。在中国迅猛城市化的今天,忽视美,忽视美学法则是可怕的,后果是严重的。建成了满街满城丑陋的建筑而浑然不知,浪费了资源,浪费了机会,祸害当代,贻害子孙。
结论
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上的“千城一面”、 “千楼一面”、
“整齐划一”都不符合形式美法则。城市建设要有特色(多样),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本土的才是全球的。中国的城市要有中国特色。一看到凯旋门就知道是法国、一看到悉尼歌剧院就知道是澳大利亚、一看到白宫就知道是美国。这是他们的建筑特色标志和文化符号。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宫殿所构成的独特景观连同红墙、四合院、胡同,几乎让所有目睹它的人一辈子也忘不了,这就是特色,也叫地域性。它是和当地的风土、历史紧密相连的。是建设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美学法则建成的。“千楼一面整齐划一”,造成单调呆板死气沉沉的景观。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试想如果乐曲当中只一个音调还叫乐曲吗?建设者应该是画家美学大家,使用者也应该成为爱美懂美的行家。(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山海经教育论丛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215 国内统一刊号CN33-1032/I
《山海经-教育论丛》杂志是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现为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215 国内统一刊号CN33-1032/I。本刊以展现大学生风采,教师教学交流为主题,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的教师等发表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本刊全国公开发行,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 杂志自1956年创刊以来,距今已有52年的历史,曾创下发行170万份的辉煌业绩。2009年,《山海经》杂志全新改版,在原有的纯文学性基础上,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理念等方面,并最大限度地将我们的编辑理念切入社会深层,引导新一代更好地成长。
【主要范围】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教育论丛、 文史在线、 艺术研究 经济与法
语言研究、 德育研究、 影视文学、 文化论坛、 社科视点 医药前沿
【投稿须知】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 文章以2200字符为一个版面,每篇5000字符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3字以内;
3.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4. 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以便针对有疑问的内容随时查询核对。
5. 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 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不愿通过网络媒体发布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7. 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投稿邮箱:shjzzs@qq.com QQ:779624634 280747782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网站:www.shjbj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