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全球化进程使跨文化交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容易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交往失误。“文化中心主义”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干预人们交际活动的几大类负面影响之一。本文对“文化中心主义”的概念做了释义,并分析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寻求克服其负面影响的办法。
关键词:文化中心主义;跨文化交际;负面影响;文化相对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中图分类号:G841-4 文献标识码:A
一、概念释义
文化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是由两个希腊词ethnos和kentron组成,前者是民族的意思,后者是中心的意思。William Graham Summer (1940)对这一概念作了详尽解释,即,文化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世界文化的中心,当作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因此,当本群体的成员根据自己群体文化准则去判断或评价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时,就构成文化中心主义。有文化中心主义倾向的人们往往站在各自的文化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立场上来批评他人的习惯。例如: 美国人对有些人吃猫吃狗的做法感到惊讶。印度的印度教徒对吃牛肉的社会感到失望。台湾人喜欢玉质的护身符,他们对一些美国人在口袋里放一支动物的断脚(如,兔子的脚)以祈求好运得习惯表示惊讶。在中国,不少地方在大街的角落吐痰是可以接受的行为。美国人把鼻涕擤在纸巾里,然后放在口袋里的习惯使许多中国人感到难以理解。伊斯兰教国家因为轻视妇女(如,女性佩带面纱和被隔离)而遭到批评,但在土耳其,这个穆斯林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中,接近半数的证券经纪人,医生,律师,教授和银行家是女性。因此,文化中心主义也是指一种文化偏见,这种文化偏见使人们对其他文化的习惯和传统做出正确或错误,好或坏的判断;它使得我们对群体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负面评估,导致文化专制和盲目排外,从而使文化发展处于停滞和衰落局面。但从历史上看,文化中心主义也包含着积极的一面。无论是在群体、社会、地区、国家还是国际层次上,许多文化都对国际发展和人类文化遗产做出过重大贡献,将自己的文化加以推广反映了该国人民保存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进取性。文化中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强化民族认同感以及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活力与凝聚力的作用,以致达到捍卫和增进本民族利益的目的。因此,加强文化导入,帮助人们克服文化中心主义负面影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中心主义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往自古至今从未间断:从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的传入,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到19世纪后期,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我们生活的地球已经变成了地球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的跨文化交流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但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是:不确定性规避、偏见、文化冲突和文化中心主义。其中文化中心主义也是对跨文化交际影响最大和最直接的一种心理因素。因此,如何克服在日益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中心主义态度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本文在以下内容做了细致的剖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克服文化中心主义消极影响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1 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是194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在他发表的《人类及其创造》中提出的,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由文化相吻合的东西。”(1949:32)文化相对主义者认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该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社会制度的成员没有权利去评判其他社会制度的成员。文化相对主义曾经被认为是消除文化中心主义负面影响最有效的方式,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就是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因此,我们要将文化相对主义进行审视、探究,在肯定其一定进步性的同时克服一定程度的极端片面性,这样这一文化价值观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成功地指导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3.2 提高文化自觉性,倡导“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主义
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同时 ‘文化自觉’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了“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我们面对的世界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人怀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必须在越来越息息相关的世界上和平相处。人类在二十一世纪如何才能和平地一起住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必须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建立起一套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跨文化交流’”。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人们的信仰行为准则来自特定的社会环境,任何一种行动,如信仰、风俗等等都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别的民族文化。因此,我们要主张多元文化主义,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以平等的地位。多元文化主义更符合现代多元化社会的需要,它以承认文化差异为基础,倡导文化上的平等、宽容与尊重,同时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倡多元文化主义,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进步;有利于人们相互尊重;这些是我们克服文化中心主义负面影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心理前提。
四、结论
与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有些人习惯根据本群体偏爱的方式感知现实世界,认为理所当然。这其实就是民族中心主义的表现。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体现狭隘、偏执、局限性、狭小的格局和有限的视野,长久发展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内省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诸多不同的因素,加深对不同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积极理解多元文化,把握文化敏感度;适当掌握一些交际技巧,增强个人主动性,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行为都是有效、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