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现代汉语主宾可互易现象考察
发布时间:2014-09-04 21:28:22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485 次


摘要: 和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相比,汉语的语序相对固定, 但汉语中存在一些特殊的语序现象----主语和宾语相互易位,而不改变句子的基本语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此种现象进行分类描写,并探讨制约主宾互易的因素。

关键词:主宾互易; 句式 ;制约因素

中国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类特殊的句式,它的基本特点是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可以互换而不改变句子的基本语义。如:“一锅饭吃十个人”→“十个人吃一锅饭”,“肉炒尖椒” →“尖椒炒肉”。语法界把这种主语和宾语可以互换位置而基本语义关系不变的句子叫做主宾可互易句。

   关于这种语法现象,丁声树,宋玉柱、陆俭明、任鹰、李宇明、李敏等都作了一些研究,本人对前人和时贤的研究综述如下。

 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已经提及这种现象,并指出主语跟宾语可以互换,是因为有的动词有两面性。丁先生在这里只是简单的提到,没有做详细论述。宋玉柱(1991)根据句型表达的语法意义的差别把主宾可互易句分成了三种类型:供动型,被动型和从动型。宋文是语法学界第一篇对主宾可互易句进行研究的文章,对后来的研究者探讨主宾可互易句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在宋文的基础上,李敏(1998)从动词入手提出了现代汉语主宾可互易句的六种类型。陈平(1994)在谈到可逆句时着重谈了主宾可互易句,也进行了分类讨论。

 除此之外,任鹰(1999),李宇明(1987),对主宾可互易句中的某一类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专题研究。任鹰(1999)考察了主宾可换位供用句的语义条件。任文认为,在供用句中,如果主语和宾语没有由两个数量结构的配对使用而产生的数量对比关系,没有作为“益源”的受事成分与作为“受益者”的对象成分的搭配使用,“供用”这一句式义是无从谈起的。李宇明(1987)分析了存现结构中主宾可互易句的限制条件,提出NP1与NP2的语义职能间的关系,必须具有不可改换性和VP必须具有倒式连续性这两个限制条件。

 综上所述,对主宾可互易句的研究,前人和时贤已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有所涉及和探讨,很多是我们应当充分吸收和借鉴的。但是我们也感到上述研究虽然都以主宾可互易句为核心,但由于个人所选取的角度和方面不同,对此句型的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此外,对很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在特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使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主宾可互易句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拟在此方面着力探讨一下。

   为了行文方便,我们统一将主宾可互易句变换形式码化为NP1+V+NP2→NP2+V+NP1。NP1、NP2分别代表实现主宾易位的名词性成分,V代表动词(有的为动词性结构)。

二、           主宾可互易句的类型

主宾可互易句有多种类型,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它做出不同的分类。在本文中我们以句子表达的核心即核心句义为标准进行分类,把在表义上有共同特征的句子归到一起,提炼出一个核心句义我们把主宾可互易句分为六大类。

A附着型

纸糊窗户了→窗户糊纸了      杠子顶门了→门顶杠子了

   这类句式表示通过附着方式使某物附着于或搁置于某处,所以存在这样的语义分解式:{用}+NPl+V+NP2+了。如“用纸糊窗户了”。NP1的语义角色可看作工具,NP2可看作受事。此类句式基本语义是通过V使NP1附着在NP2上。所以V多具有【+附着】语义特征。

B供用型

一个屋子住三个人→三个人住一个屋子    一匹马骑两个人→两个人骑一匹马

   供用型主宾可互易句呈现出这样的语义分解式:NP1+{可以供}+NP2+V。NP2+{可以、应该、能}+V+NPl。如“一匹马可以供两个人骑”“两个人能骑一匹马”。NP1,多表处所,也有的表受事、工具,NP2多表施事,V一般没有修饰语,是光杆动词。但由于供用句表示的是一种供用能力,所以在动词前可以加助动词。

C存现型

天空笼罩着乌云→乌云笼罩着天空

前沿布满了地雷→地雷布满了前沿

店里走出几位客人→几位客人走出店里

存现型主要包括静态存在句,“充满式”存现句和隐现式存现句。静态存在句中“着”强调状态,而不是动作。 “充满式”主宾可互易句的原句是存现句,变换后为施事或工具主语句,重在描写人或物存在的位置或状态。隐现方式最常见的是由“动词+趋向补语”(一般也可以带上表示完成态的助词“了”)构成,如“走出、退下、插进”等。

D等值型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英国的首都是伦敦    五加四等于九→九等于五加四

   D类句子动词一般是“是、像、等于、换”等,NP1与NP2呈现一种等值关系判断,或“等同”或“认同”或“等价”。

E混合型

西红柿炒鸡蛋→鸡蛋炒西红柿

两斤白面和半斤玉米面→半斤玉米面和两斤白面

   这类句子通常都有数量词语的修饰,主要强调数量上的比例关系。李青(1998)认为,NP1和NP2都可以看作动词的受事,但也都可以看作工具。

F动结式

大家吃腻了剩菜→剩菜吃腻了大家     老王喝醉了酒→酒喝醉了老王

    这类主宾易位句一般是通过动结方式把主体和客体联系在一起。虽然动结的方式多样,如“吃腻、喝醉”,但都含有一个共同的语义特征,我们称之为【+动结】。

三、主宾互易的制约因素

   上述语言现象告诉我们,同是NP1+VP+NP2结构形式,NP1和NP2在语序上有的可以互易,有的不可以。现在我们要问:主宾易位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什么原因导致主语和宾语可以易位?

   汉语作为一种非形态语言,其语序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汉语语序的任何改变都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功能学派学者认为汉语的语序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用一种单一的原则没有办法来说明汉语的语序问题。同理,主宾易位句主语和宾语可以易位这一语法现象也要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既有句法方面的,也有语义上的制约。

3.1 语义层面的制约

3.1.1 V自身的语义特征

   主宾可互易句的特殊之处与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密不可分,在分类时已有所体现。主宾若能实现易位,前提条件是动词能同时搭配不同语义角色,因此,V的语义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比较下面两组例句:

A

钱放桌子上→桌子上放钱    墙上挂油画→油画挂墙上                  

B

大教室上政治课→*政治课上大教室      外面下大雪了→*大雪下外面了

   这两组例句(变换式左边)句法结构一样,都是主---动---宾句,句法成分的语义角色也一样,主语均表处所,宾语均表受事。但是,A组能够实现主宾易位,是主宾可互易句,而B组不能。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在于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A组动词含有【十附着】语义特征,这一类附着动词(如“坐、站、躺、挂”等)可以直接带处所宾语而不用介词引入,处所成分也可以做附着动词构成的述宾结构的主语。

   再以动词“糊”为例。我们可以说糊窗(受事)、糊纸(工具)、糊风筝(结果)。“糊”可以和表受事、工具、结果义语义成分搭配。

我糊窗户了→*窗户糊我了

纸糊风筝了→*风筝糊纸了

纸糊窗户了→窗户糊纸了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只有“纸糊窗户”可以实现主宾易位。可是,如果按照动词搭配能力来看,“纸糊风筝”也应该可以实现易位。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主宾互易还受到NP语义角色的制约。

3.1.2 NP语义角色

   主宾可互易句对于动词前后的名词性成分的语义角色也有严格的限定,一旦稍不满足,便不能实现主宾易位。比较下面两组例句:

A组

水浇花儿了→花儿浇水了        纸糊窗户了→窗户糊纸了

B组

面揉馒头了→*馒头揉面了       纸糊风筝了→*风筝糊纸了

   这两组例句均可以变为{用}+NP1+V+NP2+了语义分解式,如“用水浇花儿了”“用纸糊窗户了”等。NP1均为用事成分。但为什么第一组可以实现主宾易位而第二组不能呢?主要原因在于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的语义角色不同。A组“花、窗户、墙”虽然可看作受事,但说它为表处所的受事更为恰当,它们都可作如下提问:

水浇哪儿了→花儿              纸糊哪儿了→窗户

而B组只能做如下提问:

面揉(成)什么了→馒头          纸糊(成)什么了→风筝

   很明显,B组的“馒头、风筝”表结果,属结果宾语,而结果语义成分一般只能位于动词后充当宾语或补语,很少居于主语位置。所以在某种程度上,A组比B组更容易实现主宾易位。因此,主宾能否易位也要受NP的语义制约。

3.2句法条件的制约

3.2.1NP的构成

   主宾可互易句对NP的句法格式也有一定要求,比如,限制性成分的多少会对主宾互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限制性成分越少,受到的限制也越小,反之则越大。比如:

天空划过一道细长的闪着金光的流星。

?一道细长的闪着金光的流星划过天空。

   很明显前者的表达效果要好于后者,语义更流畅一些。

3.2.2VP的构成

   通过语料我们发现,主宾可互易句的动词V修饰性成分很少,一般很少带有状语。而如果带上状语,情况就会变得比较复杂。有的可以互换,但意思完全不同。如“这件衣服卖了200元”也可以说“200元卖了这件衣服”,但如果在动词前加上一个副词“才”,情况就不一样了。试比较“这件衣服才卖200元,太便宜了”、“200元才卖这件衣服,不能少了”。

   同是加否定副词,一个是“不”,一个是“没”,变化结果差别很大。例如:

他看着我→我看着他

他没看着我→我没看着他

他不看着我→我不看着他

   加“没”变换前后意思基本不变,而加“不”意思不同。看来,加不加状语,加什么样的状语也是制约主宾互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主宾可互易句的成立不仅受到语义条件的制约,也受到句法因素的制约,V与NP的句法语义特征从不同侧面制约着主宾互易,也就是说,一个句子要想成为主宾可互易句,它要满足或者具备若干句法语义特征。

四、结语

 本文通过考察六种主宾易位句的类型,详细讨论了每种类型的特点,还分析了主语和宾语能所受的句法、语义限制。关于主宾可互易句的原因和语用选择问题,应该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但限于篇幅及本人的能力,在此未作过多展开,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