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高校实施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对学生基本上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按考试成绩编班,让学生自主选择的很少,对学生的需求、兴趣考虑也不多。高职大学英语按需分类分层教学契合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需求分析理论立足于学习者本身的兴趣、需求,学习者各取所需,教授者有的放矢,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以及开拓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和生活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当下和未来,外语和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英语作为“国际普通话”,一个国家的英语水平的高低,往往关系到其信息吸取与交流的速度和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如此背景之下,大学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引人注目,而与此同时,对大学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责难和批评之声也是不绝于耳,这些责难和批评主要围绕非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主次颠倒,大学英语的教授和学习内容重复、高耗低效,大学生学了多年英语学到的不仅仅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而且对英美文化亦知之甚少。长久以来很多在中学时期讲授了多遍的词句语法等纯粹语言知识,反而在大学英语课堂再次重复讲授,不仅占用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时间,而且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学英语按需分类分层教学将原来的一门课程多样化分类,有望有效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何谓按需分类分层教学
所谓按需分类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差异化需求,在适当考虑学生间英语基础水平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共性特点,制定适合某一特定群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具体就是将多年以来统一的大学英语开发为诸如实用英语写作、实用英语口语、英汉翻译、跨文化交际、英语报刊选读、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文化导论、中西文化比较、专业英语等等不同类别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选修,从而使大学英语成为夯实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拓展其知识面,开阔其眼界的综合素质课程,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理论依据
按需分类教学反映和契合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需求分析理论。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等认为学习应是从学习者本身立场和意义出发,而不是以任何观察者的立场出发的行为。也就是说只有对个人有意义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并且强调人类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情感、人际关系等对学习的影响作用。重视个体的学习者,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接受学生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鼓励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责任感,为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和全人教育创造机会。由于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式严格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
(二)需求分析理论 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其理论背景主要源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课程开发理念。需求可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是学习者为了在目标情景中能够顺利运用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而需要做的一切。目标需求被细化为必学知识、欠缺知识和想学知识。必学知识即学习者将来为顺利完成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欠缺知识为目前的知识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想学知识是学习者面对特定情景而感到想要学习的部分。学习需求则包括学习条件、学习者知识、学习者技能和策略及学习者动机等。个人需求分析和当今国家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吻合,也同中国传统教育要求的“因材施教”一致。
二、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知网上能查询到的以英语分类教学为标题或标题中出现英语分类教学的文章大部分所论及的大学英语分类教学要么是分级(层)教学的另一种表达,要么是分级(层)教学的细化或深化,不同种类英语课程也只是到了高年级让英语基础好的同学选修;有些学校实施了实际上的分类教学,如将英语课程分为读写班,听力班、写作班等类别进行教学,但这些分类还是不外乎纯粹的语言能力的训练,且对学生基本上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按考试成绩编班,能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选择的很少。有关高职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研究更是稀少。因此可以说高职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探索出符合高职大学生心理认知规律、专业培养目标、用人单位需求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教学标准、方法和模式。
三、小结
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兴趣总体上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英语教学没能充分满足学生现实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这直接导致大多数学生深层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丧失。分级、分层教学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职英语课程综合性、不实用、教学内容重复、与学生个人兴趣和需求脱节,缺乏素质教育内涵的问题。高职大学英语按需分类教学立足于学习者本身的兴趣、需求,学习者各取所需,教授者有的放矢,有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升。按需分类教学思想和模型将拓展和深化高职大学英语的理论研究,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的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减少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利于促进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优化,改善当前高职英语内容重复、高耗低效现象,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语言应用能力,开拓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不仅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外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作者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山海经-教育论丛》杂志是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215,国内统一刊号CN33-1032/I。本刊以展现大学生风采,教师教学交流为主题,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主要面向教育界、学术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刊物。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的教师等发表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杂志自1956年创刊以来,距今已有58年的历史,曾创下发行170万份的辉煌业绩。2009年,《山海经》杂志全新改版,在原有的纯文学性基础上,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理念等方面,并最大限度地将我们的编辑理念切入社会深层,引导新一代更好地成长。
【主要范围】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教育论丛、 文史在线、 艺术研究 经济与法
语言研究、 德育研究、 影视文学、 文化论坛、 社科视点 医药前沿
投稿邮箱:shjzzs@qq.com QQ:280747782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网站:www.shjbjb.com
【投稿须知】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 文章以2200字符为一个版面,每篇5000字符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3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等要素齐全。
3.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4. 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以便针对有疑问的内容随时查询核对。
5. 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 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不愿通过网络媒体发布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7. 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