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才有教育
宋晓伟
史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译文:伯牛有病,孔子去探望,从窗户外面握着伯牛的手,说:“要永别了,是命运吧!这样的人竟有了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有了这样的病啊!”)
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7岁。孔子对冉耕十分器重,鲁定公十年(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晋为鲁司空,冉耕继孔子任中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受到孔子的高度赞赏。当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时,孔子的话语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三个感叹号,一个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师生之情深蕴其中!
孔子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他怀着对学生的浓厚感情,真诚无私地对待学生、爱护学生,关心他们的品行和学业、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健康。
书读此处,我感触很大,作为老师,在对待虚心好学和调皮贪玩的不同学生时,我们是否做到了始终满怀着一颗宽容和仁爱之心?孔子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了我们―――颜回与子路同样重要。
一、像孔子一样关爱学生
孔子对学生热爱、关心,堪称爱生典范。他对学生的爱,都体现在了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在了学生进步、成长的过程中。正是因为孔子对学生的关爱,使得他们师生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使得孔子获得了一种巨大的教育教学力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孔子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敬重。
在这一方面,让我想起了在中学任教期间,有一位女生,功课基础比较差,语、数、外等七科成绩合起来也就是200多分,特别是上了初三之后,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觉得考高中无望,就萌生了退学的念头,当时我教这个班的语文课已经两年了,知道她喜欢语文,就耐心地给她做了思想工作,我告诉她:第一,不要退学。因为学习不能单纯地追求结果,学习过程就是成长过程,只要努力了,不管结果怎么样,你都不会后悔!将来不论考上什么学校,你只要认真去学,就是一种历练,你这个年龄不成熟,如果走向社会,也许会经历很多磨难,在学校里、班集体中,你会快乐、安全地成长;第二,你可以发挥你自己的特长,你不是喜欢语文吗?可以多努力,尽量多考点分,弥补其他科成绩的不足。当然,其他科目也要尽量补上来,能补多少是多少,别泄气,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在我的鼓励下,她放弃了退学的念头,转而积极努力地学习,特别是语文方面,我专门给予重点照顾,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抓了写作训练,发现亮点,就多多鼓励,哪怕只有一句话写得精彩,也要圈画出来,画上嘉赞符号,尽量给予她信心。中考成绩下来了,加上体育、信息等总分虽只考了262分,增长不多,有几门单科竟是个位数,但语文却考了71分,被济南的一所职业学校录取了,她也基本满意。在外地求学期间,逢年过节,多次发短信、打电话或是在QQ上问候老师,师生情谊很深。这样的情况还有几例,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班语文最后的中考折合成绩名列全校第一。毕业后,有的学生就和我说:“当初你接我们这个班时,我们都不接受你,还故意和你捣乱,可两年半(两个半学年)过来,最后的成绩让我们心服口服了,老师,你辛苦了,我们爱你!......”
从这个教育事例中,我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老师只要有爱心,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多给予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少走些弯路,安全地成长,这不是老师的责任吗?每每回忆起这些事,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无比幸福的感觉!
二、像孔子一样给学生以宝贵的信任
孔子对学生的爱护首先基于他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他能够客观地对待所有学生,尤其对有特殊经历的学生,更是关爱有加,与他休戚与共。
还是在中学任教的时候,有一次批阅学生的周记,无意中发现一位学习原来一直较好的女同学孔某,在周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夜已静寂,天空中只有星星在闪烁,最亮的那一颗是你吧?你知道我在想你吗?你知道我对你的情意吗?快毕业了,我该对你表白吗?心里乱极了,烦!烦!烦!......”虽然意像很含蓄,但其中蕴含的意思却很明显了:有可能这位女生有早恋的念头了,联系到他最近的课堂表现、月考成绩,更坚定了我的这种猜测,当时我禁不住火冒三丈:已经到了初三的关键时刻,怎么能有时间想这些呢?明天我一定要好好地在全班批评他一顿,让她断了这个念想!可转念一想,这样做,恰不恰当呢?毕竟她是位女学生,爱情也还是处在萌芽阶段。千万不能好心办坏事,要委婉些,注意保护她的隐私,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天趁中午休息办公室没人的时候,悄悄地把她叫来了,我指着她写的文字问她:这里的“你”,不单单指的“星星”吧?是一语双关吗?她迟疑了一下,默默地点点头。我轻轻地告诉她:少男少女有这种感情很正常,是种美好的情感,说明你心中有爱。可你年龄还小,又处在关键的初三升学阶段,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然后再考上大学,就像你姐姐一样,多光荣呀!(她姐姐也是我的学生,正在一所大学读研究生,为了妹妹的学习,经常有联系),就把这美好的情感先深埋心底里吧,等正确的时间再让它萌发,好不好?她想了一下,答应了我。我们还约定:她好好学习,一定努力考上附中;我承诺一定不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包括她的爸妈、姐姐。这一次谈话,消除了她的心理问题,也卸下了压在她心上的一块石头。我坚守自己的诺言,也相信她对我的承诺,后来她以436分果然如愿考上了曲师大附中,今年高考又考上了大学,她和姐姐一起高兴地向我报了喜讯,特别感谢我对她的关心和指导,那个时候,我心里也幸福极了!
三、像孔子一样对待学生怒而不弃
教初二一个班的时候,有一个叫张帅的男生,智力很好,体育成绩也很好,但就是不完成作业,特别是语文作业,一天催几遍,最后草草完成,不成样子。还有几个男生,和他一样顽皮,有一天中午快放学时,我就和他们说:“你们完不成作业,中午就别吃饭了,我看着你们做作业。”带他们到办公室里也不老实,有的一边背书,一边打闹;有的一边写字,一边悄悄打开了老师的电脑,偷偷上起网来。我气不打一处来:我不吃饭,在这里等着你们,你们竟然这么不认真!我狠狠责罚了他们,特别是张帅。没想到,没过多久,他竟然悄悄地从伙房把饭给我买来了,并且告诉我说:“老师,都是我不好,惹你生气了,你快吃饭吧,都这么晚了,饿了吧?你也别摽我们了,我们早就在课间吃过零食,不饿了,不怕你摽的。”我无语了,一方面,为我自己的不冷静而自责,动手责罚了他,他却体贴我,为我买饭;另一方面,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到底对不对?杀鸡骇猴持久吗?有效吗?从此以后,我也沉下心来,不再急于求成,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更加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他们多关心,勤过问,尽量不让他们的作业积压,慢慢地原来不做作业的坏毛病改了不少,其中张帅还以较好的分数考上了曲阜一中。在他上学我下班的路上经常遇到,个子更高了,他每次都亲热地和我打着招呼,全然已经忘记了我曾经对他的责罚,也许他也明白我当时是无奈,也是为他好吧?而在我的心里,我是不会忘记的,这无奈的责罚,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只不过当时气不过而已......
回想起这件事来,再想想孔子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之上的,没有半点居高临下之嫌,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能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都能体现出他的诚恳、善意,都能体现出他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而我呢?至圣先师的教育精髓还是学得不透、领会不深啊!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师爱是人类最美好、最神圣的一种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多给学生一份关爱,也就多一份收获。
掩卷沉思,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啊!(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姚村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