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医院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所面临的问题的探讨,发现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服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馆员的整体素质等与现代图书馆的要求不想适应,影响了医院图书馆为医、教、研服务的质量。因此,应提升信息服务的综合能力,使之逐渐向知识服务和以人为本服务方向发展。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法:G25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为了满足网络环境下读者对信息与知识的需要,医院图书馆只有不断地拓宽业务范围,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手段及服务模式,从过去“内阅外借”向以信息咨询为主的情报信息服务转变。同时对医院图书馆馆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新形势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适应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1 医院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
1.1信息资源匮乏 医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包括印刷类出版物、电子类出版物、及网络信息资源。印刷类出版物增长迅速,价格不断上扬,即使是各馆资金不断增加,但书刊的入藏量仍逐年减少;许多医院图书馆由于经费紧张,只好“砍书保刊”,有的中小型医院图书馆甚至几年不购新书,造成图书馆馆藏文献阵旧,而且利用率低。另外由于医院图书馆电子出版物、数据库量少,也不方便检索,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些都影响了医院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的质量。
1.2 信息服务手段落后 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滞后,主要体现为检索手段落后。部分医院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市(县)级医院的图书馆,对于其藏书并没有附加分类,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参照系统,更没有针对文献的主题进行加工。虽然,目前医院图书馆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信息已经较为常用,但是对于网络信息资源而言,它们的加工整合程度还比较低,目前仅能够提供网上的漫游以及浏览,还无法提供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医学信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医院图书馆进行信息服务的质量,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
1.3信息服务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差 馆员的服务意识直接影响着文献资源的利用率,馆员因受传统的服务模式的束缚,一般仅按读者的需求被动提供图书、期刊等一次文献,不能主动提供二次以上文献和预测读者的需求开展信息服务。而且医院图书馆作为独立的服务科室,并不以赢利为目的。这就导致医院图书馆比临床、医技等科室的待遇要较低很多,并且地位也不高,因此难以吸引素质较高的那些年轻人投入到医院图书馆的建设中来,从而造成人才匮乏,业务素质偏低,尤其是缺乏既具有图书馆学知识,又有临床医学知识和外语水平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通才型馆员。所以,信息服务工作难以持续开展,进而导致临床、科研等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得不到满足。
1.4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目前,三级医院图书馆虽然已逐步向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但在市(县)级的中小型医院图书馆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政出多门,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划进行管理,从而造成各个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与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并且相互之间不能兼容,不能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信息服务工作。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外医学期刊等重要信息资源的应用、与共享的难度,阻碍了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
总而言之,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以及信息资源建设都难以满足读者对医学信息高速增长的的需求;医院图书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远远落后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与现代图书馆的要求不相适应⑴。
2 关于医院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相关对策
2.1加强医院图书馆馆藏体系的建设 建立一个合理、有效、具有特色的馆藏图书体系是做好医院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也为信息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特色藏书是指全面系统地收集某个学科的主题或者某个领域的文献,可以满足科研以及临床教学的需求,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医院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上要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具体有:一,注意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如纸质书、电子书等不同载体的文献并行存储;二,打破自我封闭和政出多门的陋习,共建共享馆藏资源,联合建立图书库;三,扭转过去只注重馆藏数量的旧观念,以信息使用的效果以及信息增值程度作为主要的衡量;四,培养优秀的网络图书馆馆员,收集网上有用的信息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数据库。网络馆员可以把信息资源和人文手段进行有机结合,逐层逐类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加馆藏资源,保证馆藏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
2.2 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图书馆的文献种类很多,有印刷类、电子类以及网络类等,它们都是图书馆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读者不同的需求,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按层次对文献进行开发,使它们更有针对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分为基础开发和深层次开发。基础开发是对文献外部特征的分析与使用,它包括对文献进行编目、分类、馆藏以及索引,开发文献的检索工具,来满足读者各种各样的需求;所谓深层次开发则是按照学科对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取这些文献中的关键内容,汇编成有针对性、综合性的专题类参考文献,用来满足一些读者特殊的需求。另外,信息资源还可以有以下开发方式:第一,规范性开发,对馆藏的文献进行分类主题标引编以及科学排架等工作,从而充分揭示馆藏资源;第二,报导性开发,通过各种书展或者专题活动等不同的宣传方式报导馆藏的新文献和新信息;第三,整合性开发,将不同的类型和不同文种以及不同的存储方式存储的文献,按照特定的组合方式组织成新的知识系统,用来满足特定读者的特定需求;第四,互动式开发,借助业内专家学者的帮助与馆员开发高质量的三次文献,确保充分有效地利用馆藏的信息资源。
2.3 提高馆员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馆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服务质量的好坏,对于同样的信息资源,水平不同的馆员进行整理加工会得到差别很大的信息产品,馆员必须热爱图书馆事业,而且,要具有医学专业知识方面的积淀和外语知识的储备,可以从不同的途经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源并能够进行一些深加工,并且可以解答一些读者难以理解问题。所以,馆员的素质水平高低十分重要,影响着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但这个问题往往又是图书馆建设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方面。所以,有必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充分培养已有的人才,使馆员的素质水平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吸引人才,主要招募那些热爱图书馆事业、有着较强的创新精神、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对计算机技术掌握扎实以及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具体使用人才的问题上,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争取做到物尽其用,发挥每个人才所特有的专业,充分调动起馆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进行信息服务的水平。在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上可开展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根据重点学科的最新进展,为读者及时更新医学信息并做好专题服务;二,使用局域网或者即时通信工具提供在线解答服务;三,培训读者使用数字图书馆以及搜索网络信息的技术,培养他们充分获取信息资源的技巧;四,深入到临床工作当中去,第一时间了解并反馈相关信息,及时地调整采购上的计划,保证临床护理等工作的用书;五,提供特色服务,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不同层次解答服务;六,在互联网上提供预约借书等服务。
2.4 加强服务设施的建设 随着医院普及局域网工作的完成,医院已经在观里方面实现了信息化,这就为图书馆的网络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图书管理系统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那就是标准化、可扩充性以及规范化等,可以猎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比如馆藏的资源、数据库的资源、联合目录的资源以及网络信息方面的资源等等,可以为读者提供更针对性和更人性化的服务,比如定题方面的服务、参考咨询方面服务以及馆际互借方面的服务等等。因此,新系统需要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建立基于网络的、拥有完善的多媒体处理功能的、可以直观反映医院图书馆馆藏特点的综合管理系统。医院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该系统达到读者服务以及馆内业务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并且通过医院内部的局域网连接互联网,让读者在家里或者办公室中就可以方便地获取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查询各个数据库提供的最新信息。
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是新形势对医院图书馆服务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它体现了医院图书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然性。当前受经费和条件的限制,各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很不平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各医院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方便用户的服务方式。只要根据读者、用户需求去创造信息服务,就会找到新的生长点,不断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