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构建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5-11-03 21:35:34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357 次

构建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

严琳君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一直被推崇的社区养老模式得以认可。那么构建社区养老模式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将马克思著作及其研究者关于社区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保障思想进行梳理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区思想

马克思及其著作中没有对“社区”这一概念的进行具体阐述。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高放教授提出:马克思所说的“联合体”就是社区。马克思著作的英文本、法文本、德文本和俄文本都一样,就大家所熟悉的英文来说,社区就是“community”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自由人联合体”,用的就是“community”这个词,所以“自由人联合体”也可以翻译为“自由人社区”。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建立自由人的社区。社区这一词和共产主义这个词是同一词根“commune”,在英语里,共产主义是抽象名词“communism”,社区是实体名词“community”,所以可以说社区就是共产主义社会高度自治的群众联合体。马克思在1867 年《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把“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的联合体更简明地概括为六个字:“自由人联合体”。后来马恩提出“让我们换一个方面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的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用到本研究中,也就是说社区的成员都共同为社区的发展做出努力,共同为社区养老出谋划策。

如上所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政权可以被不断发展的社区高度自治所替代,也就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最终实现。本文要阐述的是,中国特色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为指导,换句话说,我们的特色社区养老模式应该沿着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共产主义自由人高度自治”的思想来加以构建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1.社会整体发展理论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提出的社区发展思想,明确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立足于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所建立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整体,而非个体的人的机械组合。马恩提出:“现实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马克思认为:所谓“社会机体”或“社会有机体”,是指由“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构成并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的论述说明,“整体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社会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整体,这一整体是人类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根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社会的整体性特征是人类社会在宇宙世界中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社会学中“社会”的意思被阐述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依上所述,社会是个有机体,这就决定了他的发展必须是一个整体发展过程,我们也可以把老年人的群体,看作是这个有机体的组成部分,那么社会要发展进步应该把构建社区养老模式当做整体发展的一部分来加以解决。就是说,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指导我们必须把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模式与社会整体发展理论相结合,从理论高度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从社会的主体性和其实践活动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意义,是探求社会发展求质的历史进程,强调的是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最终目标,并以此为坐标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评价。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内在动力,社会发展虽然是一个客观自然历程,但这一历程始终要靠人来改造社会、改造世界有目的的活动来实现、来推动,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归根到底就是要对整个社会实行共产主义改造,而对社会实行共产主义改造的最高目标,则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完全和谐。综观马恩著作可以看到一个不断重复的论断,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对社会进行共产主义改造的目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或者更准确的说,就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又能保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追求社会发展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区养老模式也是为老人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他所体现的价值观是以服务促进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以人为核心的,为了人的辩证发展观。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

社会保障的问题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无法找到专门的论述,但是社会保障思想却在马克思的诸多论著中都有体现,包括后来的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列宁、毛泽东等人都提出过发展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这对于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具借鉴价值。

马克思与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保障建立的必要性:马克思认为:“单从物质方面来看,在固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固定资本总是会遭受到各种意外的损失。所以,必须提取利润的一部分充当保险金。”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要结合《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分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与高级发展阶段,当我们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时,有必要让社会保障体制来为社会主义发展保驾护航,充分说明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在后来俄国社会主义时期列宁也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建立的必要性,他分析说:“雇佣工人领取的属于自己工资那部分财富,非常的少,这些工资只能满足工人最迫切的生活需要。因此,工人没有足够的工资用来支付疾病与伤残的医疗费、年老失去劳动能力后的养老费以及失业后的生活保障费等等,他们更不会奢求有剩余的钱拿来储蓄。资本主义社会对工人实行的保险,只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改革。”这就是说工人的工资在当时只够日常生活,并不能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能力,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社会保险金:“年老的工人应该领取国家发放的养老金。”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促进了社会主义正营的强大。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我们社会主义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率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保障制度打开了中国发展的先河。后来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胡锦涛提出 “科学发展观”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强调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以服务促进人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社会保障是给老人提供经济支持的重要方式,保险金、退休金是否按时足额发放,保障范围是否覆盖所有老人,这都将关系到老人是否有能力享受到更好的社区养老服务,也关系到社区养老服务是否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马克思主义及其继承者的社会保障思想不但在资金来源,保障主体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对我国社会保障的完善,乃至社区养老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