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产品面临技术壁垒的现状分析
张旭霞
伴随着我国近几十年的外贸行业的飞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故毫无疑问,外贸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而进几年来我国外贸遭受到挫折,除了我们国内的自身出口产品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今世界美国经济持续疲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欧债危机,伴随着金融危机、汇率的剧烈波动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此逐渐发明了采用以科技标准、环保要求等为主要手段的、隐蔽性更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由于这一新的贸易壁垒,有的被迫退出了国际市场。
一、我国出口产品面临技术壁垒的现状
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简单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新兴的一类贸易限制性措施。在国际贸易中,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或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如技术标准与法规,包装如标签要求等等。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出口商品结构落后,产品档次较低。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据有关介绍,当前世界贸易壁垒的绝大多数来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了我国出口总额。中国商务部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轻工、机电、纺织服装、五矿化工和医疗保健六大行业的出口均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其中到目前农产品受挫最为严重。
由于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我国的食品,纺织品,机电产品等商品出口受阻,其中纺织品受阻最大。
其后,美国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制包装和木制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的证书,确保所有纯木材的包装材料都经过高温处理、熏蒸或防腐剂处理,否则,一律被拒绝入关。针对来自中国的玩具欧盟于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禁止销售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可放人口中的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欧盟称,该禁令是为了给儿童提供高水平的健康和安全保护。
二、我国对外出口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一)中国持续贸易顺差引发其他国家的保护意识
中国持续贸易顺差使其成为“众矢之的”。据海关统计,我国对外贸易每年都在增长,高于同期GDP增长率。“中国制造威胁论”在潜意识层次上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一些国家将本国的失业和贸易逆差归罪于我国,为了转移矛盾、取悦国民,隐蔽性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自然成为其限制我国产品进口的有利工具。
(二)我国贸易地理方向决定我国屡遭TBT限制
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据资料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的出口商品绝大多数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然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TBT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TBT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都不同重点、不同程度地对进口商品实施严格、苛刻复杂的技术限制。
(三)我国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的出口产业弱质性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低,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缺乏品牌塑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以及质量不高,由此导致我国出口产业的弱质性。这主要表现为出口商品结构上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占主导地位,而附加值较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则占次要地位。
(四)我国对TBT的重视程度不够、信息不畅
一方面,我国对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性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于主要贸易对象的技术手段更是缺乏了解,无法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加以指导。
(五)我国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技术标准化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数目多而水平低下,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证体系。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也严重落后。
(六)出口经营秩序混乱,企业缺乏联合应对
针对企业出口经营秩序混乱的情况,商会或协会的介入对于规范市场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的商会和协会真正自我发展的历史较短,又面临着诸如社会合法性不足、组织和功能缺陷、结构不尽合理等成长性和结构性困难,使得出口企业或行业在遭遇TBT时显得手足无措,无从应付。
(七)世界贸易组织的《TBT协议》的内容不够完善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还存在很多的漏洞与不足,许多国家将该协议的“例外条款”运用得淋漓尽致。如在《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中,虽然鼓励各方采用国际标准和准则,但只要在科学上证明是合理的,也允许采用高于国际标准的措施,但对于怎样才是“在科学上证明是合理的”,但规定太过笼统。
三、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一)制约出口
我国商务部2003年的调查表明,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严重。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有39%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损失逾170亿美元,这相当于2002年出口总额的5%。而这仅仅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制约的一个方面。
(二)影响市场准入
美国、日本和欧盟是我国的最主要贸易伙伴,而这三个国家恰恰是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据海关调查统计,这三大经济实体是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他们通过制定名目繁多的技术法规和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以及制定复杂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及合格评定程序,不断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
(三)影响价格竞争力
我国出口企业为使产品达到国外市场准入门槛必须增加投入,包括设备的购置、专利的引进、人才的培训和包装的改进等方面,势必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四、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措施
(一)大力提高出口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走“科技兴贸”之路。
质量的优劣是一个企业能否立足于国际市场和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企业在提高自身素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必须不断地推动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为达到国际上许多认证而更加努力。从长远来看,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竞争力是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所在
在提高产品质量时,许多企业往往考虑到资金的问题,因为产品的质量是和成本息息相关的。从长远利益上看,其实企业即使暂时花费一些人力、物力、财力等去引进或研发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虽然暂时要耗费一些成本,可是还是值得的。
(二)积极进行ISO9000标准和ISO14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向国外先进标准靠拢
ISO9000标准和ISO14000标准都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了工业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中,ISO9000族标准被作为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ISO9000标准的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这意味着我国的企业一旦取得了质量体系认证,国际市场的“准入证”,大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三)采用多种投资方式,绕开技术壁垒
要想绕开那些复杂、繁琐的外部技术壁垒,企业可以采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跨国经营。企业可以通过合资、独资、收购、兼并、投资等手段,发展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规模,并带动相关产品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四)建立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加强研究和引导生产
在政府部门建立起专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咨询中心的基础上,企业应当特别关注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动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本企业的标准,积极与驻外使馆经商室(处)联系,获取最新的和第一手的资料,研究相关对策。
(五)充分利用《TBT协议》有关条款,保护民族工业
我国加入WTO后,可以充分利用WTO的相关规定突破技术壁垒。通过WTO的透明度原则,提前获知其他成员国的技术壁垒最新动向,未雨稠缪。利用《TBT协议》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的优惠待遇,用好用足“例外条款”,保护我国民族工业。
(作者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