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李秀芳
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抓好抓实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做深入地调查了解;其次学会变化角色,将自己当成学生,这样可以有效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针对不同学情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再次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数学,自然也就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创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读懂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对小学生来说,活动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丰富的。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动手、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
创设生活情境,将新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将计算题的联系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争输赢的态度相结合,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或者创设一种具有生活一样的问题,例如学习圆角分的时候,我就创设此类的购物情境:妈妈给你了两元钱,你买了一支铅笔5角钱,售货员应该找你多少钱?请你自己算一算。或举行模拟商场购物活动。学生经常参与商品买卖,这样,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活动有效的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营造教学情境时,应当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性服务。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对学生“学”的方面的探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构建高效课堂,充分用好四十分钟的每一分,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如果没有备好课就上讲台,就如同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有序地设计教学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因此追求高效课堂不仅要认真备好课,更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施教。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对于新课标教材,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一册教材即使以前教过,再教一遍又能挖掘出不同的东西,得到不同的体会,获得新的收获。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好。同学们情绪高涨,思路各异,有的小组竟然用了五、六种画圆的方法,如用圆规画圆;把圆形物体放在本上沿着它的边画圆;用绳子和铅笔画圆;用图钉、绳子和铅笔画圆,等等。在用绳子和铅笔画圆时,中间的学生按住绳子,其余同学用接力的方法把圆画完整;还有的转不动笔就干脆转本子。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四、有效地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数学课程标准》把“有效的组织练习”列为重要内容之一,以显示其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1.练习的设计体现生活性。小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我们应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认识发展的活水,把数学习题与生活实践链接起来,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2.练习的设计体现阶梯性。《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练习的内容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中。”这就要求练习服务于中心,紧扣教学要求,突出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习题之间有一定的层次阶梯,有一定的信息差,即层次性;练习还要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系统,即启发性;另外设计练习还要着眼于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又能适应少数优等生和学困生的需要,使优中差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练习,让每个孩子在数学上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使后进生能够“吃得饱”,优等生能够“吃得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团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