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坚持教学项目需求出发设计微课程
高 杨
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更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需要。微课程的设计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所需要建构的内容从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等包含多个环节,具有完整性与科学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微课程的设计要从教学项目需求上作为出发点,盲目的设计是不科学的,也是徒劳的。以坚持教学项目需求出发来设计微课程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运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堂课程教学要靠什么来支撑?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课程内容作为解答。的确,课程内容是支撑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在社会高速运转的今天,仍然如此。清晰明了、重点突出的课程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知识的享受。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它在带来科技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上的瑕疵,电子、信息等科技的冲击下,学生们对于学习越来越麻木,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是少之又少。如何让微课程更为有效的作用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就要靠微课程的设计来实现,这就更要注重坚持教学项目需求来设计微课程。这也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重点内容所在。
一、微课程的出现
微课程的出现就如同多媒体的教学应用一般,是一种具有影响力与时代性的教育技术。微课程的雏形初现在作为美国大学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而真正在概念上被确立并提出的,却是在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在我国,这种高效化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则是在2010年由广东省佛山市率先给出的。其涉猎广泛铺盖了几乎整个教育系统,并且在全国引发了学习上的极大热情。这种学习模式,会让学习者人数激增,因为任何一个人只要想看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或是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学习,这种不受时间与地点的学习方式的出现,让学习者的选择更为自主化,带动了全新的学习模式出现。
二、微课程需要科学的设计
微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因此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它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要体现在知识结构的优化、信息传递的优化、认知结构的优化,与师生互动的优化四个方面。首先我们说知识结构的优化。在微课程中,录制的时间很短,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更应体现出知识的结构优化,选择最为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或演示,让学习者有种一戳到心窝的那种深刻感,直接点出学习的要点所在。其次是信息传递的优化,微课程大多是与视频网络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微课程的设计中要做到通俗易懂,人人都可以学习观看的有效视频。另外一点就是认知结构的优化,认知结构的优化要体现在微课程设计中针对的受众群上,看微课程面对的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或是大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受众群,了解他们对于知识的认知结构的不同,对知识认知程度的不同,在熟知的情况下,可以将内容的讲授以重复、放缓或其它形式来体现,或者针对大学生受众群可以加快节奏来传播。以突出微课程的区别,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微课程。最后一点是关于师生互动的优化,这种优化是最优化原则的体现。就是通过微课程的设计实施,优化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帮助学习者进行学习,以使教学达到一种“不教之境”。
三、将教学项目需求作为微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所谓教学项目需求就是将教学作为一项“目的”性教学,在教学项目中教学的目标更为清晰明了化,它让繁多的教学课程内容分为几个教学项目,然后进行设定,让教师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学生也能够很好的通过教学项目中的教学任务完成,来达到学习的效果。教学项目的实施让教学变得更为有趣,也更为高节奏化。在微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在上一段落论述中提到了它的四种优化设定方法,但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它的总体设计原则,这就是要按照教学项目需求来设计。教学项目需求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内容所在,它让教学变得清晰、明了、概括化、原则化,并且通过教学项目需求来设定能让微课程达到以下几点效果: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项目需求就是要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上,让微课程以此为目标,为设计点,从而引导学习者进行更好的学习,并且能够展开积极的提问或是讨论。在微课程的实施中,如果学习者能够作为主要视点出现,就会吸引学习者的关注与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是出自心理学上的主动意识,能够使学生目的更为明确,并且能够让学习者感受到微课程是通过学习者的不同,而显现的不同设计,这是一种自主性的满足感体现。
(二)以教学项目的重点作为“微点”
在微课程的设计中要满足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精简,因为知识的学习是靠单元来组成的。因此,在微课程的设计中也要以这种形式体现出来,要有整体的教学项目过程,有了完整性才能有权威性,有了权威性自然就会有受众群了。具体的可以体现为微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例如它是针对哪一个受众群来设定的,设定的单元项目是什么。那么在教学中要反映出不同的侧重点,让微课程更为明确,在学习评价的形成中更能将知识点聚焦。从而让学习者的学习能够抓住重点的同时,还能够进行学习上的自我延伸。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的过程是复杂的,微课程的出现时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体现,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学的发展。然而在微课程的设计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坚持教学项目需求来作为微课程设计的出发点。让学习者能够很好的进行学习的同时,还能够让老师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进行拉近,促进学习者学习的方式与改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能够让微课程的实施更为的顺利,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光和热。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教育微课程的开发应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GH1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