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与角色
薛 丹
随着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我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其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749万,达到历史新高。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乃是民生之根本。做好以大学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的稳定性。”这清楚地表明,如何实现大学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是当前全国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高等院校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一词是由美国的帕森斯在1908年第一次提出的。而从高等院校的角度出发,职业指导指的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引导学生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教育指导过程,也是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要求选择并适应学业和职业的过程。
二、高等院校职业指导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现状呈现如下特点:(1)高校普遍设置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服务;(2)许多高校设置《就业指导》课程;(3)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部分由辅导员兼任课程老师,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4)职业指导的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环节;(5)职业指导效果不理想,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三、辅导员承担职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众多方面。辅导员是与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对他们影响最大、也是他们最为信任的人员。由于这份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在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优势,可以发展成为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
(一)职能优势
大学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去,以此来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可以将职业指导与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学风建设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职业指导。因此,辅导员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有其特定的职能优势。
(二)角色优势
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要求他们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辅导与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传授求职技巧,拓宽就业渠道与就业机会。同时,辅导员可以利用工作的便利性及时帮助解决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既有利于加强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又有利于提高职业指导的实效性。因此,辅导员承担职业指导工作有其特定的角色优势。
(三)素质优势
高校辅导员一般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富有朝气与活力,学历高,知识丰富,能力较强,能很快接受职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培训,能迅速领悟各项就业政策,能深入学生群体中以及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还拥有较强的社会沟通能力。因此,辅导员承担职业指导工作有其特定的素质优势。
四、辅导员在职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的角色
辅导员身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时刻与学生保持着交流与沟通,这有利于将职业指导与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增强职业指导的实效性。辅导员工作涉及大学生在校的方方面面,在学生管理的日常工作和职业指导工作中应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一)职业指导者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处于对人生规划的懵懂时期,他们需要有人去启发他们的职业梦想,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设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并且认识与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分析自己适合的职业类别。在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辅导员还应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求职能力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以及将来的就业方向,从而使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引导他们早日为就业做好准备。
(二)全程引导者
职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如果承担职业指导工作就应该树立全程化指导的意识,从学生进入大学第一天就开始进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各有侧重,分步实施。对于大一新生,重点在于树立就业理念,启发职业梦想,订立目标形成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发展前景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为将来就业早作思想准备;对于大学中年级学生,重点在于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在这些环节中积累经验,了解社会并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成功就业打好基础;对于大四(高职院校是大三)学生则重点培养他们的求职技巧,开展模拟面试,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其调整就业心理,以适应社会,鼓励学生善于把握机会,多渠道灵活就业。
(三)督促者
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后,由于人都有惰性,往往不能坚持到底,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的职业指导过程中督促学生按期执行并完成职业生涯的各个步骤,并根据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况作出调适,不断接近目标,直至完成目标。
(四)心理疏导者
在求职应聘的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经验或者准备不足,常常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倍感压力,甚至产生忧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这就需要承担职业指导的辅导员老师耐心疏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挖掘自身优势,树立自信心,调整心态,形成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增加就业成功率。
辅导员在高校党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领导下身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前沿,有着天然的职业指导的便利因素。辅导员做好自身在职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是促进高校职业指导和就业工作的有力保障。辅导员应整合政策资源、信息资源、知识素质资源等,发挥好自身优势,全方位打造自身在职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