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钱梦龙教学传奇对一线青年语文教师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4-08 21:26:05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65 次

钱梦龙教学传奇对一线青年语文教师的启示

黄雄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年教师需要以教学名师为榜样来引导自身健康成长,进而促进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本文以语文特级钱梦龙为例,梳理、浅析其成长经历中所包含教育价值来供青年教师借鉴。

钱梦龙从“不合格教师”到“教学名师”,其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一笔教育资源,我们开采、挖掘觉钱梦龙“成功”的必然性,对一线青年语文教师的发展是有所裨益的。本文围绕钱梦龙从“终身学习”、“语文该如何教”、“教育信仰与教育理想”展开论述。

   一、终身学习

1994年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给终身学习定义为:“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终身学习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它是站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知识与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教育的跟进,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学是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教育家叶圣陶说:“许多有成就的人,他们的知识绝大部分是自己学来的,并不是坐在课堂里学来的。”当我们走进那些成功的教育家,会惊讶的发现他们有共同特质——不断地自修。“已故的北师大叶苍岑教授生前曾十分感慨的发问:现在全国知名的几位语文教师,魏书生、宁鸿彬和钱梦龙,为什么都不是我们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 叶苍岑教授列举出来的这几位名师中魏书生和钱梦龙只有初中学历,宁鸿彬是高中毕业。他们是靠自学完善自己,激发了教学潜能。学历不是滋养教师不断成长的源泉,学习不应在“任何一个学校毕业之后就算完结了,而应该是通过人的一生持续进行”。

那么,如何自学?钱梦龙从一位“不合格的教师”到特级教师,从“不知语文教学法为何物”到“语文导读法”的提出,使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钱梦龙结合他自身发展的经历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乃至成才,主要靠自学”。从钱梦龙自学经历不难发现自学的主要方式有阅读、写作和揣摩文章。作为一线青年语文教师应潜心阅读,读文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有关数据等。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充实头脑,拓宽文化视野,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但是只读不写,就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了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碰撞,没有了思维与思维之间的交换。只有大量的读写才有可能使自己变得智慧起来,才有可能跳出语文看语文。正是钱梦龙自学的经历才让他更真正体悟到“学生需能读书,需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特训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方能教学成功”。钱梦龙便提出了“自读”、“教读”这些概念。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二、语文如何教

刚进入语文行列的语文教师会常常发问:语文该怎么教?钱梦龙总结出以课程意识定性、以教学理念得法、以长期实践生慧。

以课程意识定性。想解决语文该如何教,就得先弄明白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在层出不穷地新理论和新“风向”的影响下,在教学实践实践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仍然顺着“应试”的旧轨道,我行我素;一种是刻意求“新”,却没有真正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能力。造成这种墨守成规、盲目追风的根本原因是不明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应试考试,不是“赏心悦目”,而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教育。语文教学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听、说、读、写掌握民族语,在生活中熟练运用民族语进行听、说、读、写。有了这样的课程意识定向,就不会被各种理念所淹没,在语文教学中就不会迷失。

以教学理念得法。确定了语文教学目标,就会付之教学行为,而教学行为总受教学理念的支配。因此教学理念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1980年钱梦龙提出了“三主”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会学”;“教师为主导”着眼于教师的“善导”;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就是必然呈现“训练”的形态。“三主”教学理念是扎根教育一线成长起来的,对教学行为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证明“三主”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把“三主”教育理念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反思自己在教学行为中的得失。国务院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三主”中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了肯定。既然“三主”至今依旧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就应该把这种在基层成长起来的教学理论拿来为教学所用,为学生所用,不应使这笔教育财富流个流失。

长期实践生智慧。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并敏锐机智、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的一种综合能力。教学智慧受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影响。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不断变换的学情,这就需要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的智慧性就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的品质。“三主”的核心是“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面对任何学情都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基础。不能为了控制课堂完成教学目标而压制学生的思维,诱使学生进入自己的圈套。在教学实践中用理论指导,不断反思,促使教学智慧不断提升。“实现教师与学生生命主体的共同发展正是教育智慧的价值所在。”

三、给教育信仰插上理想的翅膀

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教育信仰对教师有着积极意义。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只是教学技术而已。”

教育信仰使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激情不衰。在繁重的教务工作和分数压力下,教师的激情正被磨损。这就要求把教育中存在的某种价值作为自己的信仰,对语文教育总怀有一种“冲动”,一种“痴情”。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教育事业不断付出的源动力。坚定的信仰使教育者对教育事业义无反顾地付出。钱梦龙在耄耋之年依旧执着地对语文怀有迷恋的情感,“觉得还可以为自己所钟爱的语文教学做点什么”。青年教师要树立教育信仰,使其作用于教学行为。若机械地执行计划,完成教学目标便是“衰老”的青年,对教育效果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教育信仰使教师拥有一爿自己的精神净土。教师信奉教育的价值,使精神皈依教育价值之后,教师的精神和行为就不受外界干扰。工作、生活上的挫折不会“策反”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对教育的奉献决心,这些挫折只能在净土篱笆的外围对教师进行滋扰。钱梦龙即使在各种困苦中但“只要回到学生中去,就会像鱼儿回到江河,重又换发生命的活力”。近期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痛的教学事件和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的精神失去家园,就会变成教书的机器,而学生就会沦为流水线上的“产品”,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性”便不复存在,教学中的恶性事件也就纷至沓来。教师拥有了信仰,教师的奉献就会和功名脱离关系,世上的“物欲”更不会“横流”到这片净土,教师依旧是夸美纽斯所说的“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

“关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教师是一位好教师,但不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师须有理想,须有进去精神。教师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书育人”,也体现在心怀理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探索创新。名师的成才之路具有一致性:“他们的起步之处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教师但他们大多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正是坚持不懈的教学研究”,“成为了名师”。教师之志不能只囿于自己已累计的“教学经验”,要向“理论探索”迈进,最终“形成语文教育思想、风格或体系的层面”,也就是钱梦龙所说的语文教学的第四境界。教师要有信仰,心要向往“蓝天”,在教育信仰插上理想的翅膀,为学生的未来,语文教育的未来尽些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