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江山水楼阁界画的构图特点
余 玮
极具主观意念的构图形式,是中国画的构图特点。画者处理画面时,将客观的景物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念来加以重新布置组合,使作品形式完美,意境深远。清朝著名界画家袁江的绘画作品,在构图上巧妙地利用艺术手段处理作其画面关系,使画面呈现出自然和谐且有意境深远之感。
界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在构图上,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还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要求。这里介绍一下界画构图的基本法则:1.宾主有致——在构图前,画家就先明确自己本次作品所要表达的,构图时既要顾到大的形势,也要有细节内容可细细品味,需有主次之分。“主”就是画家所要表现的重点,在界画中可以是主要的宫殿楼阁,也可以是一些附属建筑;2.藏露巧妙——在界画中,露是气势,藏是深秘,作品有露有藏,才有深邃的意境让人回味;3.取舍合理——“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中国画家常用的构图取舍方式。而满境的亭台楼阁,经过界画家谨慎的考虑后,选择最能表达画家心中意念的景观,将其它的建筑弱化,甚至不纳入其中。取舍是为了让主体得到更完美的表现;4.虚实相生——界画在处理画面虚实的关系上,一般是近实远虚、楼实景虚,相互映照;5.疏密自然——楼阁与山水之间的疏密关系和楼阁与组群之间的疏密关系,是界画家在构图时需要谨慎处理的一种画面关系。除此以外,楼阁本身也有疏密关系,在作品中也非常重要的。对于单体建筑,也有疏密之分,如:楼阁中的屋面由于面积比较宽大,可以相对于这个单体建筑而言作较疏的处理,而斗拱、屋身等结构复杂的,就可作较密的处理。
在袁江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出,他在构图方面非常注意景物的取舍和画面虚实、疏密的关系的处理,宾主有致,有藏有露。如袁江的《蓬莱仙岛图》轴,这是一幅以民间神话传说为题材,想象虚构的作品。打开此画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座宏伟壮丽的海上“仙山楼阁”,画家紧扣“仙山灵境”这一主题,用他丰富大胆的想象及巧妙合理的构思构出此画。此画他不但用了全景鸟瞰式构图,由近及远逐步展开,将此画的重心亭台楼阁合理地安排在中景处,前景处的峰峦突兀,与远景处的奇峰耸立和云天相连的海水、水中礁石,对亭台楼阁起到烘托作用。并且结合了唐代李思训的《江天楼阁图》和宋代马远等擅用的边角式的构图方法,融入自己的创造,将两种构图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运用到此画上,使其画面重点突出,又有连贯性,即有开阔的意境,又不单调。同时此画在动静状态上,虚实、疏密关系的处理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如那肃穆悠静的树梢和那汹涌澎湃的海涛看起来并不那么协调,但这恰恰说明了袁江对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了解得很透彻,常言说:“海中无风三尺浪”,用他这种看似“不协调”的处理方式处理画面动静关系,就更可以体现“无风浪高海益深”意境;近处山峰和中部偏左的殿堂楼阁与中远处的烟波浩渺,天水之际之景形成了画面上最明显的虚实和疏密的关系。这种全景式构图结合边角式构图的方法,即可以表现出画面的宏伟壮阔,又可以表现出一种空灵的境界,用这种方式来可以很好地表现这类神话题材的作品。这种全景式与边角式相结合的构图形式可以达到画家想要的特殊意境,根据画家的创作需求统筹景物与画面空间,很好地将景物组合在画面上。
袁江的《东园图》卷(图1),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作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作品描绘的是扬州的名园之一,作者以他擅长的全景式鸟瞰手法,将图中近景、中景、远景安排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整个画面有宏伟壮阔之势。作品以园林为主展开描绘,这个广阔的园林内有众的建筑物,作者精心描绘的建筑物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园林内是这幅画的重点所在,在整个画面中这一处是最密、最写实的地方,左边的是一片茫茫的海面和若隐若现的远山背景也就是全画中最疏散、最虚之处,画面的虚实、疏密关系一目了然。全图在以园林内建筑为主的同时对园林内外的景物作了合理、精细的安排,整幅作品虚实相生,重点突出。由于在篇幅大的作品适合采用全景式构图方式,袁江的作品画幅大的居多,无疑此类以全景式构图方式的作品相对而言也就比较多。如:《阿房宫图屏》、《庐山图》轴等传世佳作。
《观潮图》轴(图2),袁江作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0.97 米,横1.31米,绢本设色。此画描绘的是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钱塘江的大潮期,南宋时期观潮的盛况。以边角式构图,左下角拥塞饱满,而右上角的远山天空及部分江面留有大片的空白,形成了虚实和疏密的强烈对比。左下角近景处楼阁的精细华丽,山石的奇特险峻衬托出江水的色白如练。横向的构图与画面的所要表现的题材非常贴切,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宋·周密《武林旧事》)。汹涌澎湃的海潮经过这种构图方式显得更加具有震撼力。
在构图上袁江可谓是苦心经营,将景物对象用艺术的手段处理转化为艺术形象,非常巧妙地协调建筑物和其它物象之间的虚实、简繁、藏露、疏密等关系,画面自然和谐,以富有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