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纳西古乐对遂昌“昆曲十番”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4-08 22:01:08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69 次

 

纳西古乐对遂昌“昆曲十番”发展的启示

李丽玲

纳西古乐闻名中外,是纳西民族生命传承和文化延续的象征,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桂冠。本文探讨了其对遂昌昆曲十番的影响和启示。

自我县“昆曲十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对古乐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议题。云南丽江纳西古乐的发展现状,对我县“昆曲十番”等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开发一定有着借鉴作用。怀着这样的期待,我踏上赴丽江考察之旅。在当地宣传部门的安排下,我们对丽江大研古乐会的传奇人物宣科进行了访问,亲耳聆听了“纳西古乐”的对外演出,观看了《印象丽江》,收获颇丰。

一、古乐印象

  (一)印象之一:“纳西古乐”是根植于丰厚民族文化中的音乐奇葩。

所谓纳西古乐是指迄今流行于中国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聚居区的一组古代音乐遗存,它包括三个具体而明确的内容与成分:白沙细乐、东巴音乐、洞经古乐。丽江的“纳西古乐”,与丽江智人、大研古城、东巴文化、摩梭婚制一道同属纳西人古代历史文化之遗存,因而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为当下“纳西古乐”与旅游的结合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支撑。

  (二)印象之二:高超的市场运作水平使“纳西古乐”名扬中外。

现在广为人知的“纳西古乐”,主要是指丽江“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始于明末清初,盛于清康、雍、乾时代,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纳西族地区仍然保留有大量的民间乐会。此期间,凡在纳西人的聚居区,每个村庄甚至街道均有自己的洞经乐会,定期举行音乐的谈演或无仪式的音乐合奏活动。众所周知的原因,丽江洞经音乐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进入复苏、弘扬阶段。

二、启示

尽管我县的“昆曲十番”和“纳西古乐”有其不同之处,但也有诸多相似的文化特点,最重要的是,“昆曲十番”具备成长为旅游文化品牌的基本条件。这次云南之旅有三点不成熟的启示。

  (一)启示之一:必须坚持文化演出的“昆曲”特色

  “遂昌昆曲十番”之所以能顺利通过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昆曲,一个是延续几百年的民间自发传承。昆曲是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其品牌号召力自不待言,我县有汤显祖、《牡丹亭》原创胜地、昆曲十番等元素是非常珍贵的,必须很好地加以整合,科学地体现。据我所知,昆曲的大众化展示,特别是与旅游文化的结合并不多,仍只停留在青春版《牡丹亭》或是周庄等古戏台上偶尔的折子戏,这是一个空白。只要真正和世界遗产融为一体,只要能让游客来遂昌与昆曲实现“零距离”接触,“昆曲十番”是有发展前途的。石练的原生态十番演奏是“昆曲十番”的根基。“纳西古乐”的演奏坚持“三老”即:老艺人(有一半演员在七、八十岁),老乐器,甚至连道具都追溯老的风格,老曲牌。诸多的旅游文化演出,为追溯可看性,容易背离其古乐的特点。如乐器配置的大众化,一些西洋乐器的引入,再如演奏风格的“节奏化”,如年轻的演奏人员会自觉不自觉地向“电声文明”靠拢。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加以重视和避免。石练十番得以保留的载体是“七月秋赛会”这个庙会民俗,如果这个民俗根基消失,其“活化石”的纯粹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扶持、引导石练“七月秋赛会”也应引起重视。

  (二)启示之二:必须坚持市场化方向

文化项目要成为品牌,要成为旅游中的文化消费品牌项目,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宣传,这是一个需要整体策划,分步推进的系统工程。“大研古乐会”历经二十多年的努力,其间历尽千辛万苦,方才赢得音乐届认可,得到旅游市场认可。“昆曲十番”同样有一个形象打造,宣传推进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经济支持,更需要有宣科一样视音乐为生命,又有很强市场操作能力的“鬼才”。其次是队伍建设。主要是两方面队伍,一方面如石练石坑口十番队的古乐队伍,它们是“昆曲十番”草根性的基础,要重视扶持石练,湖山乃至更多的地方开展“昆曲十番”的演奏,演唱活动,使“乡野村夫演奏文雅戏剧”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形象。也为我县蓬勃兴起的农家乐、乡村游注入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建好“昆曲古乐坊”等面向旅游市场的演出队伍。“古乐坊”是一种尝试,目的就是要把遂昌昆曲十番打造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因此,它们要在品牌形象、演出水平、市场认可度等方面凸现“遂昌昆曲十番”的优势,要着眼长远,紧贴旅游市场,在创业之初还需要政府多方支持,才能在旅游发展的大市场中迅速成长。

  (三)启示之三:“昆曲十番”的长远发展需要更大平台

   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需要全方位的文化建设予以支撑。从中长期发展规划讲,遂昌旅游的文化项目,昆曲的展示与验体当为首选。这其中应包括昆曲知识的展示(昆曲博物馆),昆曲经典曲目展示(《牡丹亭》演出),甚至我们可以将茶灯戏、马灯戏、花鼓灯戏以及其他一些具有遂昌民间特色的表演艺术融合在一起,举办一些大型实景文化演出。另外,昆曲十番虽然是最具遂昌本土性质的文化元素,但石练镇石坑口村的“十番队”传唱的主要是“四梦”曲牌,它最可珍贵的品质是“昆曲”在民间传承的“活化石”。因此,昆曲十番的发展还必须依托汤显祖文化的打造,通过与汤显祖文化的融合,使其更加丰满,具有更加远大的发展前景。

  “昆曲古乐坊”虽然已经成立。不可否认目前的演出水平、表演风格以及企业形象都还只是初级阶段,目前的演出都是临时性、即兴性、自发性的,企业的运转还不能靠自身的收入来维持,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特别是对外宣传、专业水平提高方面今后有赖政府长期扶持。


  (作者单位:遂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