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书法
李青青
楚简是指上起春秋初期下至战国末期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它是中国最早的手书墨迹。它以其独特的字势、体势、笔法和浪漫的楚风引发了中国书法史上隶变得先声。它独特的形制和独特的笔法体系,对笔意墨趣的自觉追求,不仅确立了中国书法的笔墨观念和意境体系,而且对书体的演变和中国书法形制的初创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来书法成为独立的艺术样式提供了先决条件。
一、风法风格
从书法风格上面来看,楚简虽然都属于篆书的范畴,但是他们的书法特征上面有很大的差异,一方面除了自身书风的演变之外,我感觉和地域及其文化是分不开的。信阳楚简是以爽朗,圆浑厚重见长。细察楚简的笔墨构架就可看出,其用笔是那样温厚凝紧密,构成略趋扁方,字距较大,字体略带纵势长方,分行布白更为均匀齐整。而郭店楚简下笔较快,起笔处以顿捺与挑,造成“钉头”,收笔不藏锋,形成锐利的“鼠尾”,整体的笔画特征是“头粗尾细”,其峻利流畅的风格,完全不同于青铜器铭文或石刻文字的矩折规旋,含蓄端整。包山楚简文字的多样化则令人耳目一新:其线条的粗细、圆转、方折,体式的正、侧。结体的疏,密各有章法。而且风格雄强恣肆,粗犷豪迈。端严峻逸,神采爽朗,纤巧柔媚,娟秀细腻。信笔而行,不拘成法,气息之高古。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写在不足1cm宽的竹简上,其视觉冲击力当是难以估量的。尽管风格各异,但他们率意、工稳上都显示出或奔放或收敛、或疏朗或凝重、或秀美或粗犷的撼人心魄的风采。但是总的来说楚书法的结构和用笔有着一系列共同倾向。这无疑是楚人在书法方面较为一致的审美风尚所致,书写时意兴分发,能够各自的审美个性流露于笔端。这主要表现为率意而为,自然流美、毫无矫揉造作之气,从而铸就了简书以生制熟、自然天真的艺术风格。同时,楚简书法艺术具有另一重要美学特征----空灵。楚简的书法,结体宽绰达,布局空洞疏朗。文字体之内侵入很多空白,笔与笔之间有一种似连非连、显得异常疏淡空灵。集中体现楚书法艺术这一特征的当数楚书法的分行布白。楚书法之分行布白或纵横陈列,“和而不同”,或纵有行,横无列,疏密揖让,“变出无方”,或纵横不分,随势布白,“违而不犯”,字外行间有意趣,有情志。
二、我的认知
我在临摹楚简的时候,特别是对待《包山楚简》和《郭店楚简》的时候,查阅了相关资料根据他们的结构规律进行了仔细的学习。在书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因竹简长窄,部首偏旁所放位置各异,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在左,有的在右,当然他们规律基本一致。书本大多书都是大篆。有的时候带一点隶书的味道。里面大部分的字形跟汉字一样,只是有些弧度和弯度和汉字还是有区别的。字体的一般结构都是左低右高,形成一种倾斜美。书写的时候,字的重心一定要往下移。否则就是出现上重下轻的样子,显得立不住。这只是对单个字的分析。在笔法中由提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笔法上的丰富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字体初成时所特有的天真稚拙的美。其中的点、波、挑、钩、撇,捺,一笔一画多姿多彩,让我们注意到点画自身的审美价值所在。其点画的构筑不仅在字内空间,同时也在字外空间更多地显示出意味。它的体势横逸宽扁,横波的微露和其向右下方回曲的出锋线条更增加了通篇的律动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笔画往往以轻挑短顿、延展字尾之法来曲尽笔致,在快速书写横画时自然形成 的起笔重驻、收笔轻提。其线条的粗细,圆转、方折,体式的正、侧、结体的疏、密各有章法。尽管风格各异,但他们在率意、工稳上都显示出或奔放或收敛、或疏朗或凝重、或秀美或粗犷的撼人心魄的风采。此外,楚简书写率意,书体简风格跳动较大,有的是比较工整的篆书,有的是草篆,书风带有早期隶体或章草的意。从章法上分析的结字比较均匀,体现一种和谐之美;有的笔画纵横,字距有疏有密,呈现出冲突之美,体现出书法的一种和谐变化之美;有的密,对比十分强烈。临摹时要小字大写,同时注意用笔用墨的丰富性。曾经有一位恩师教导我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把大字当小字写以体现其严谨。同时写小字时小字时也要当成大字来写,以体现其雍容大度。现在想起来,真是受益匪浅。要把很小的楚简文字用到今天书法作品创作中,就要重新认识楚简文字,可以再字形上保持原有风格并作适当的改造,增加线条的变化及对比关系,加强字势起伏变化、节奏感和书写意味的表现,使楚简文字的创作更符合当代审美意识。书法作品以对联为主,辅以长款行草的穿插,以求在“运实为虚,实处则灵”的结体基础上,达到断处俱续的字间笔势贯通,注重率意与典雅俩种风格的糅合。在大篆与楚简文字结构主次比重的取舍上,以吴昌硕的大篆为主,融入比较简洁的楚简书风,其用笔多以篆书为主实则有些许的扁平不失率意,注入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作品不敢显的过于夸张,因为我的楚篆样式的作品创作尚处在一个初级间断。作品所表现出的多是外表形式感,而内涵不够。对书法传统的深入学习领悟和对先秦六国古文化的通熟是必需的,以便在自己的篆书,篆刻创作中,力所能及地加以应用。实践使我认识到:楚简书法有着其他书体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楚系文字的研究及其艺术创作,也是大有可为、大有潜力、大有前景的。楚简书籍实物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认识。它是中国书法的珍贵遗产,完全可以与汉魏碑版和宋元明清的各种法帖鼎足而立,碑版价值的发现和利用引起近代书法史的伟大变革:简牍在书法创作上具有同样的借鉴作用,会在当代书法创作中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