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影响及作用
严 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小学教育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拥抱新技术,打造新未来。基于此,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微课应运而生,对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有力的冲击。小学美术教学一直以来采用旧的教学方法,始终难以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果。实践证明,微课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正如上文所述,微课脱胎于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是技术革命引领下的教学方法的变革。所谓微课,其实质是一种以视频播放为载体,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及其讲解整合在视频中,供学生观看学习的教学模式。理解“微课”的关键在于“微”字,因此这是一种时间间隔短、内容精简短小的视频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其运用水平。
小学美术教学采用微课模式无疑是极为有益的,基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加之教师教务繁忙,无暇指导学生,此时学生便可通过学习微课寻找答案,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另外,微课可以整合各方面资源,拓展教学内容,随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科学获取微课资源,有效丰富教学内容
微课除了形式上表现出来的便捷高效外,其核心还是在于经得起推敲的内容,因此,教学者在运用微课过程中要懂得如何获取有效的微课资源,最大程度地辅助课程教学。
(一)微课资源既可以包含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包含课外的实践内容,应坚持兼收并蓄的原则。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要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微课的放映时间,避免枯燥的讲解,将主要的教学内容整合进微课,一方面用于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另一方面用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每人画一幅“我的爸爸妈妈”的人物画像,由于学生在学习人物素描时始终存在盲区,教师便将人物素描的过程详解整合进微课之中。为了使学生在绘画时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坐标,教师还可将其他学生的作品放进微课,确保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能够切实提高绘画水平。
(二)教师在采用微课教学时还应将微课进行有效的分类,增强教学针对性。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时,鉴于小学生的鉴赏水平有限,教师应向学生重点介绍达芬奇这个人物,向学生讲述“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并将这个案例整合到微课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二、微课对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通过不断地动笔了解自身的缺陷,从而进行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过程中更应在微课中融入上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美术实践学习活动。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画“家乡的春天”这幅画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全景而细致地展现春天的景象,便于学生观察,当学生产生外出春游、近距离感受春天景色的想法时,教师便可趁机组织一次野外采风活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引入微课模式既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之举,也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和兴趣的有效方法。微课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主要在于推动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赋予美术教学新的生命和活力,极大地激发了教学潜能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然,教学者还需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对微课的认识,提升使用微课教学模式的熟练程度。
(作者单位:贵州省印江县峨岭街道大云小学)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