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图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04-08 22:35:31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35 次

图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刘 洋    

近些年,随着中国教育教学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初中教育同西方教育间的差距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在物理化学之类的理科教学上,同西方教学效果的差距更是明显。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中物理的难度要比西方学校高出很多,然而,这种难度的加深只是针对于考试来讲,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后续影响是极为恶劣的,一方面有损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导致高校理物理及其相关学科的生源降低。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首先应该大力相应国家的素质教育政策,其次,应该适当地改变教学手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适合初中教育的教学方法正逐渐在初中试行,如情景教学法,电子白板法、翻转课堂法等。这些新兴的教学手段通过改变传统课堂关系,适当调节课堂节奏等手段,来激发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将主要介绍图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图像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图像法,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像,将图像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或者教学范围的延伸,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图像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图像法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一方面,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呈现一种“填鸭式”教学的趋势,无论是物理知识还是题目解析,都由教师一人完成,不利于学生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而引用图像后,能够适当地调整课堂节奏,将教师口述转变为学生自行解读图像。另一方面,初中物理习题课上有着大量的示意图需要绘制,引用图像后,能够极大地减轻教师负担。

二、课堂导入中使用图像法

很多教师认为像物理这样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尽量压缩课堂内容,给学生多一些的时间针对物理定律做题练习,所以可以省去课堂导入的环节。在笔者看来,这种想法是极不可取的。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课堂导入,课堂教学,教学延续三个方面,其中课堂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并不意味着课堂导入没有价值,恰恰相反,课堂导入是对课堂教学的铺垫,尤其是配合着图像法进行使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磁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于磁感线的定义及其作用认识不清,同时,磁感线作为物理学家虚构出来的一种物理概念,是用于描述磁场力等物理量的,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将一些铁粉均匀地洒在桌子上,然后在桌下放一块磁铁,铁粉受到磁场力而有规律的排布,从而使磁场线显现出来。笔者将照片拍下,然后在课堂导入中询问学生,“大家都知道磁铁周围存在磁场,那么磁场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很多学生根据提前预习的情况说出了磁场线等概念,然而大部分学生对于磁场线仍旧不是很了解。笔者就将拍下的照片在多媒体上投影出来,学生看到图像中的情境后,能够立即看出铁粉受到了某种力,并有规律的排布,从而对磁场线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磁场这部分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课堂教学中使用图像法

同化学等理科一样,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推进时,往往是通过某一个物理现象,引出一个物理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个物理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物理定律,或者教师省去了这些引导过程,直接将物理定律告诉学生,然后对物理定律进行讲解,最后给学生一些物理习题,考察学生对于物理定律的掌握情况。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无疑会加大课堂内容的含量,带来的问题也同样明显。学生的大脑无法在整堂课中都保持精力集中,他们可能会在某个时刻分神,这就会降低高容量课堂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如果物理课堂教学一直保持这种方式,学生无疑会产生一种厌倦感,会影响他们对于物理的看法,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采用图像教学法则能很好地规避学生疲惫和教学疲劳期问题,并且对课堂教学的节奏进行一定的调整。有研究表明,人精力集中的时间为15到20分钟,这也就意味着45分钟的课堂中,15分钟过后很多学生会开始分神,30分钟后学生会面对第二次疲惫期,这个时候,教师就能够适时地引入图像,给学生一个休息的机会。比如,在《电磁感应》一章中,大多是电场和磁场相结合,然后考察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各做怎样的运动,或者考察导轨上的铁棒如何运动等。这些题目综合性很强,也是学生要重点拿分的项目,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这样的题目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个时候,笔者往往会讲题目和解题过程制作成图片,笔者讲解题目的时间大概有15分钟左右,这个时候学生刚好开始进入学习的疲劳期,笔者会适当地停止讲课,让学生自己看图,来缓解精神上的疲劳,为下面的授课进行一定的准备,通过调整课堂节奏,最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总体来说,图像法作为一种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使用图像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图像法,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节奏,让学生度过学习疲劳阶段,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铜锣中学)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