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传佛教宁玛派伦理思想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16-04-09 13:15:24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21 次

           传佛教宁玛派伦理思想及其特点

                       完玛仁青

宁玛派是众多藏传佛教支派中历史最久的一支。宁玛派主要是弘扬和传承遍照护和莲花生等人的教法。但是,不得不说,宁玛派确实将很多苯教的东西融入了其中,所以,跟藏传佛教的其他派别相比,宁玛派更具本土文化色彩,也更多的具备了独特的伦理思想。

一、宁玛派的伦理思想

(一)人心皆具佛性

在宁玛派看来,宇宙界之至高本体乃人心。人有智慧的真心,有光明的本性,并清净无比。“觉性”是此派成佛的人心本体,换句话说,要想成佛,首先应心中有佛。这种思想将佛性诠释成了众生都能理解的人心,以便通过自我意识来完成个体的成佛。人心既然已经具备了佛性,所以,众生也兼具佛性,换言之,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也具备成佛的基础,只是大家对此并不知晓。之所以不知晓,是由于人们通常喜欢自找烦恼,心容易受到污染,容易被蒙蔽了心识,进而出现无限的妄念。人们又常迷惑于妄念之中,就无法具备通达的智慧,时间久了,就会感觉只是轮回于生死当中,受到各种苦难的折磨。

宁玛派的修行方式是奉行虔心修行,让众生不再紧紧地限制心灵活动,觉得只有如此众生方能先天就兼具潜在且可发挥自由的佛性,并且从隐性之中显现出来,变为现实的东西,最终获得圆满成就,直至成佛。所以,在理论上,宁玛派认为众生本来就具备成佛的潜在特性,生灵皆具备很强的悟性,平时因为受到孽障所蒙蔽所以不得自知,一旦认识到这个,就会马上获得佛道。

(二)众生与佛平等

宁玛派认为众生皆具佛性,所以,凡人与佛的区别就在悟与迷上,但是此二者却具有无差别的明空妙觉。换言之,众生跟佛一样具备智慧,他们的心性也同,只是凡人之“智”是明空赤露之心,容易蒙蔽于无明烦恼之中,也无法找到人心本来兼具的光明德相,但众生跟佛在“性”上为平等,且宁玛派宣扬的“明空”和“有无”实乃都为平等。宁玛派中的平等,绝然不同于西方宗教中上帝的至高无上。

宁玛派在坚持大圆满理论的同时,重点突出了众生跟佛的平等,这个平等使得人人都可能成“佛”。自然,要真正成佛,就要先处理好“痴迷”这个难点,为此,宁玛派提出了详细且明确的成佛之道。本派这种众生跟佛平等的理念,大大增强了宁玛派的吸引力,为众生带来了追求之希望。

(三)人生唯苦

宁玛派强调了佛教中人生唯苦的伦理意识,指出人生存在众多苦难:生,老,病,死,愁,爱别离,求不得。宁玛派将这些痛苦的存在归结于人们无明的烦恼,只有当人们修行向佛,才能知道“明空赤露之心”,最终成佛,从苦难得人生中得以解脱。但是这种修行,又需要虔心修行,不管是身体上,还是语言和意志力方面。这就要根据佛教之要求做到“积善积德”,还要不做恶,甚至应有“普度众生”之心。所以,宁玛派得教义是要求信徒不杀生,不做鸡鸣狗盗之事,不邪淫,不恶语相向,不打诳语,无贪欲,不瞋恚。并且要求在家修行的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并且,还将助人为乐、心地善良、嫉恶如仇、慈悲为怀的伦理意识传授给信徒。

宁玛派的这些佛教伦理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和思想理念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约束,为净化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四)成佛乃最大之善

宁玛派虽然扬善抑恶,但这并非宁玛派的终极目标,该教人物成佛乃最大之善。而善行善德只是一种成佛的手段。宁玛派所宣扬的佛性境界,就是将烦恼丢掉,脱离现实,即没有事事非非和善恶美丑。因此,宁玛派得大圆满法之终极目标,并非真有善本身,而是一种超出了善恶的佛性境界。

二、宁玛派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伦理观点兼具苯教和佛教的基本特点

宁玛派在藏传佛教地区形成最早,在形成的时候,自然离不开支持它的藏族本土文化,所以,宁玛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苯教文化的影响,跟苯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虽说宁玛派遵循佛教教义,但是该派带着藏族社会浓厚的自然原始崇拜和苯教的习俗风格。例如,宁玛派同苯教巫师一样,尊重水神和龙神等,热衷于占卜吉凶、超度亡灵,还存在相似的婚嫁、生育与丧葬之禁忌行为。宁玛派还跟苯教一样,把诸神看成善的化身,把妖魔鬼怪看成恶的化身,其原始文化的特征相当明显。

(二)伦理思想极具世俗性

宁玛派并没有其他藏传佛教一般的正规传承方式,它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寺院和居家,自然,其信徒也有出家于居家两类。出家僧人吃穿住行皆在寺院,戒律比较严格,并且具有一整套完整严密的学经修持方法,出家僧人要受比丘戒和沙弥戒,且不可结婚,这些规矩无异于其他藏传佛教派别。居家之信徒,称之为“居家宁玛巴”,也就是佛教的居士,要严守五戒:戒杀生、戒邪淫、戒妄语、戒偷盗、戒饮酒。他们有自己诵经和供佛的活动,并且会积极参与宁玛派各种宗教集会,还会在集会中穿上红色或紫色法衣,把头发梳成“俄拉”辫,或戴上假辫,口诵密宗真言,这时他们的形象跟正式的出家僧人已然无异。但是不同的是,“居家宁玛巴”可以成家娶妻,养儿育女,平时还可以进行农牧生产。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以跟苯教相似的祭祀咒术仪式,来求祈福驱灾、农牧业生产丰收的愿望。因为后者能实现信教和生产两不误,这种方式在民间广受推崇,促进了居家宁玛巴信仰的发展。

(三)明显受到禅宗伦理思想的影响,宁玛派强调佛性,注重通过对自心的修养,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在修行方法上,宁玛派强调用心体心,知境为心,知心为空,知空为无二双融,也就是明空无别,从而达到有无的统一,实现明空赤露之心。

宁玛派的大圆满法大多与汉地禅宗佛教的思想相近。事实上,宁玛派在修行上有关明空兼济、渐顿双用的自心修养主张,也是其佛教修养思想的一大特色。然而,也正是由于宁玛派有较浓郁的顿悟见地,与汉地禅宗一样也不太注重佛法修习的形式,寺院虽有一整套戒律规范,但在重视程度上与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相比则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对其信徒娶妻生子也十分宽容。

总而言之,宁玛派既继承了传统的佛教宗教伦理思想,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融合了苯教的伦理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藏传佛教的发展,丰富了藏族伦理文化。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