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 王保宏 王 卓 宋发绪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着改革的局面,篮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引起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兴趣。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存在着理论教学较少、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当、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的问题,因此加强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考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一、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不足 (一)理论教学较少 “重技巧轻理论”是当前高校篮球篮球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篮球教学认知依然停留在室外训练以及篮球实践教学,对篮球理论课程的认知不足。很多教师往往侧重于篮球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些篮球教师有意识的灌输理论知识,但是没有固定的理论教学场地,其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从而造成其不能明确篮球学习内容,而理论教学的缺失也影响了篮球教学的完整性。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当 随着体育教育理念的革新,高校的篮球课程教学理念也应当相应做出变化,但是通过调查显示,很多高校篮球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当代体育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为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平台,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很多篮球教师的教学内容仅仅包含了基本篮球动作教学,注重学生篮球课的实践联系,但是并没有把篮球动作要领详细展示出来,从而造成学生的随意性较大,同时篮球理论课程缺乏,学生缺少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此外,很多教师无法满足个体教育的需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难以开展,教师往往会采用固定化的教学方案,导致篮球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适应篮球教学。 (三)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当前,高校篮球课程的考核内容有体能测试和篮球技巧,两个考核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篮球能力,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对篮球专业知识和技战术的考核,篮球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化,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仅仅加强对考试科目的练习,对其他篮球知识和篮球技巧则视而不见,例如很多学生苦练三步上篮的技巧,在考试中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不能提高其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不能有效提升其篮球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也和新课程要求篮球教学的要求相违背。 二、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思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尤其是要注重教学差异性,因材施教,教师要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任务的针对性。对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注重其篮球技战术的培养,提高其阅读比赛的能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侧重于基础动作和投篮要领的培养,逐步提高其篮球技术水平。 (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 高校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要从革新教学观念入手,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重视篮球技能和篮球理论的提升,同时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抗压能力。另外,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不断提高其运动能力,同时也要调动起篮球思维,培养起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此外,高校篮球教学要顺应新时代体育教学的需求,结合篮球运动的发展特点,采用多媒体技术来丰教学内容,提高篮球课程教学的内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三)激发学习兴趣,注重篮球娱乐性 高校篮球教学的初衷是强健学生体魄,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要秉承
“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通过篮球领悟到运动的魅力,加强其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目标,提高学生的锻炼习惯,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另外,要注重篮球娱乐性的挖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篮球运动的魅力,在激烈的篮球对抗中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分享和队友一起娱乐的快乐,真正把篮球运动当作一项强身健体、娱乐刺激的运动。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篮球技能考核方式,忽视了大学生篮球理论和技战术的考核,造成了教学目的和考核方式的脱节,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设置合理的考核制度,将篮球技能、篮球理论和技战术考核一起作为学生成绩考核评价内容。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建立新型的成绩评价体系,做到考核方式全面、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真正通过篮球教学实现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提升。 三、结语总而言之,高校篮球篮球改革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入挖掘篮球运动的娱乐性,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高高校篮球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银川能源学院)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