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养成习惯在数学中的应用
卢清明
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农村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知识教学以外,同时还应该注意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农村高中数学教学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设计科学的学习计划,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让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尤其是在农村,不少学生尚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必要。
农村教育中现代教育的发展仍然有许多有待提升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受到教学理念、传统教学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村教师对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有一定程度的轻视。这就导致实际教学中学生难以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就高中数学教学来说,良好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并且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一、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比较快,并且和以前的数学学习相比而言,高中数学的学习负担更加的重,学习内容更加的多,所以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进行预习的话,那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脚步。这个时候预习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高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尽可能的通过预习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举个例子来讲,在每节课下课前的几分钟时间里,教师可以对下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简短的介绍,并且着重标出重点内容和难点,同时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预习。在下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机的检查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会发现预习的重要作用,并且学生会慢慢的习惯自我预习。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高中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课堂时间。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大部分都是在课堂时间内完成的。所以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时间进行学习,一旦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开小差、走神等问题,那么最终学生必须要花费加倍的时间才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所以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牢牢把握住课堂时间。
第一,教师必须要要求学生全神贯注,不能够开小差。因为学生的精力不是无线的,他们的精力只能够保证其专注于一件事情。而且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也很大,稍微分神学生就可能完全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但是课堂教学时间其实也比较长,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松有紧,避免学生一直保持紧绷的状态。
第二,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抱有问题。让学生一边带着问题一边进行学习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这个时候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所以听课的时候会更加的投入,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会保持高速运转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学生会更加的活跃,并且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也会积极的回答问题。这表明学生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他们会有表达的需要。
第三,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能够让学生重视记录,而记录会让学生在整理知识的时候显得更加的有条理。让学生真正的进入到一种有条不紊的状态中去。
三、让作业真正的发挥价值
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且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的审视自己,发现自己是否存在有问题。这个过程会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所以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需要用心考虑。举个例子来讲,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要过于注重学生对公式、定理的使用,因为这样可能会让学生机械性的重复,这不是布置作业的根本意义。为了真正让作业的价值发挥出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更多的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专门留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不必上交书面材料,而是在上课的时候教师随机抽查。
四、引导学生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不及时的复习的话,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让学生养成科学复习的好习惯。举个例子来讲,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多提及前几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同时给学生布置复习作业,力求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农村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其数学学习成绩由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和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也同样由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习惯的培养,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在习惯的帮助下,学生的数学学习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第二中学)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