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任务设计
洪 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计算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这门学科在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计算机教学中,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意义重大。任务驱动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任务设计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就我国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看,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是以老师为主,忽视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以本为本,照本宣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的这一观念,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的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任务为导线来完成教学的一种方法。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带着目的性的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任务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作为小学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在培养当代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任务驱动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根据教学需求,保证任务设计的恰当性,任务难度要适中。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想学生讲明任务驱动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将任务驱动教学的目标告知学生,让学生必须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进而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的获得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
(二)提出任务
在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课堂的关键,只有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学习,老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首先,在课前,要是要针对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好任务,然后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到情景化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另外,“另任务的提出”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毫无兴趣的任务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我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下载与“海洋世界”相关的图片,就这项任务核验,它符合了当代小学生的特点,海洋世界是学生们较为熟悉的,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另外,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摆出一副严厉的表情,坚持严师出高徒的观念,使得师生关系不够融洽,课堂上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不断提,怕老师责罚,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只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才能更好地互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在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要积极的与学生交朋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问,对学生的回答多给予鼓励性的语句进行引导。例如,我国教学过程中,在课前我会用5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游戏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先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确保教育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任务驱动教学实验一种有效地教学方法,在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作用,同时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来开展学习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防山镇颜子小学)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