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现状与思考
吴晓芸
当前对大学英语教学及双语教学相互衔接现状的分析,能够帮助英语教师寻找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及英语学习能力。由于我国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客观原因,造成各地区、各高校教学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英语水平同样高低不同,加之目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而建立科学、健全的的双语教学体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英语作为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和专业,提高其双语衔接教学效率,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英语语法、英语句子结构等知识,进而不断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向更高水平迈进。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高校英语双语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英语双语教学衔接不佳,降低了英语学习效率。
一、双语教学含义解析
双语教学简单的说就是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学习。双语教学主要以下面
三种模式存在,分别是: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可解释为学校采用一种区别于学生日常交流所使用语言的其他语言完成教学;第二种是保持型双语教学,也就是说学生可以使用母语进行交流以及科目的学习,之后再循序渐进的使用其他语言学习部分课程;最后,是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刚开始可以使用母语进行交流学习,之后则使用其他语言展开科目学习。经过多年实践研究证明,双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并非母语,而是使用第二语言,通过营造语言环境和加强训练,使学生尽快掌握第二种语言取代母语开展学术应用和日常交流。
二、简述目前大学双语教学情况
听、说、读、写、译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的必经过程。而双语衔接作为英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核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双语衔接问题的完成程度还不够高,教师以及学生都将英语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对各种语法以及词汇的纠正上,对语言的输入的重视程度不够。
英语双语教学中采用过程性教学,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不足,还能更加精准的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帮助教师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改变教学手段、调整教学重点,以便能因材施教,提高大学生双语学习效率。双语教学不是一个单独的一次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大学英语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双语教学的全部过程。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措施分析
(一)大学英语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23日日报道:从教育部高教司最新获悉,“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被作为高校的一项指标,即将由教育部对外公布。教育部2001年发文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还特别强调“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人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皿所开课程的5%-10%”。从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双语教学研讨会上可知,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分别是:其一,能够快速推进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了解、掌握,为今后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其二,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进而有效提高英语水平;其三,对于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理念的引入创造有利条件。双语教学是未来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得到了教育部以及教育专家的一致认可,但当前我国在双语教学方面欠缺经验。再看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这些国家实行双语教学模式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外语教学质量无法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不佳。大多数国家出现外语教学停滞不前的状况并非偶然,而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外语教学质量低,效率不高已严重制约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单靠在高校中设立外语专业课程,学生只能在学校学到有限的外语语种,因为缺乏系统教育以及语言环境,想要达到精通一门外语,接近或取代母语的目标难以实现。现实要求教育行业不得不改变外语教学模式,进行相关课程改革。新旧教育理念以及新旧教育手段的相互斗争,推动着外语教学不断前进,以实践证明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双语教学就新旧教育模式斗争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双语教学能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更高的可尝试性。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对策分析
受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影响,大学生英语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据此可以将大学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入门期,属于较初级英语水平。这一时期可使用外语教材,但用母语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第二种是保持型,属于英语中级水平。也就是掌握了一些英语基础知识后,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外语和母语交替教学;第三种是浸入型,属于高级别的英语水平。这一阶段,教师全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交流。高校实行英语双语教学,应循序渐进开展,切不可直入主体,可等学生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再开展全程双语教学,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
四、探究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联性
高校开展英语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数量掌握和熟练运用除母语外的另一门语言,通过学习英语进而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基础,双语英语教学则是将大学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融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高校英语教学发展历程
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是以英语理论为指导,以英语文化、语言结构学习为内容,以促进实践应用为目的而建立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英语教学步入正规;随着北京申奥成功以及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活动和项目的举办、开展,为适应社会需求,高校也随之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并为其他英语相关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当前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阻碍就是是英语口语不过关,面对专业性英语资料不知从何入手。
(二)双语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高校英语教学仅凭课堂练习的强度,还不如足以使学生应付日常英语交流或处理相关工作。而双语教学不但能保证基础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无时无刻不在提升当中。
第二,双语教学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口语练习,同时量变引起质变,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口语水平有所提高,而且对英语的理解更深刻,为今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探究双语教学是否能取代英语教学
高校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学以致用才是大学生学习的目的。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很多高校设置了公共英语教学课程,部分高校还开设了水平较高、且有针对性的英语课程。从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英语教学的课程安排调查情况可知,英语基础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花费的课时较多。虽说基础是未来学习的保障,但不该因基础课教学而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开展,有些学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大学英语基础内容,却不向学生教授更专业的内容,或者授课内容很少,致使大学生在英语的学生上始终无法向更高一层迈进,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差。
五、结束语
学以致用以及提高大学生英语实践和应用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学、双语教学的共同目标。研究大学英语教学及其与双语教学的有效衔接手段,不但能帮教师了解当前高校双语教学衔接情况,还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寻找新的衔接途径,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与实用技能。各大高校开展英语双语教学时应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情况、学生英语水平及就业需求等方面,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英语双语教学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该包括普通英语、专门用途英语、 通识类英语。大学英语教学及其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研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不断以实践出真知,处理好英语教学与双语衔接的关系,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推进英语教学的全面质量提升,培养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