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紫荆花社区居民委员会协调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情况调研报告
陆今歌 乔斯墨 王 宁
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高龄老年人与其他年龄层的老人相比,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决定了社会工作者在与高龄案主接触的过程中要采取适合他们的方法与技术。本文实践性地在高龄老人社会工作领域运用了心理干预方法,并加入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于促使案主努力走出心理阴霾起到了矫正、暗示等积极作用。
一、个案工作的目标及方法
(一)个案工作的目标
本文以社会工作者专业视角,将沈阳市松浦博爱护养中心中的高龄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老人实际情况,并长期介入对老人心理干预的全过程,着重分析了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和其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干预的成效。
(二)个案工作的方法
从其定义上来看,个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是指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方式为感受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福利水平。
二、A老人的心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心理现状
本文运用SCL90测试量表,对案主的心理障碍程度做出了测试,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 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案主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笔者还与案主进行了面谈,从而对该高龄案主的心理问题作出以下总结:第一,案主偶有认知程度下降的问题,并且伴随着沮丧感和抗药心理。第二,老人健康状况的变化和其家庭成员的离世导致了老人情绪上的波动,其中包括压抑、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第三,老人不想让人遗忘,并且她不知道自己的死亡能对其家庭乃至社会产生何种的影响,这些心里感觉是形成其遗产心理的重要影响因素。第四,时间感带来的焦虑和强迫情绪。老人因察觉到自己的生命已经非常有限而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害怕、厌烦。
(二)原因分析
身体健康无疑是生活幸福的基础。与低龄老人不同,健康成为高龄老人最关注的问题,经济来源已经不是影响高龄老人生活幸福感最直接的因素。同时,居住环境和医疗条件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老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对其生活质量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常参加闲暇活动会改善老人的心理感受并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满意感。文化对高龄老人的心理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如果老人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其认知能力会保持得比较好,幸福感也比较高。
三、个案工作介入A老人心理干预的实务
(一)接案
由于案主平日里少言寡语不善言谈,针对其特定性格特征,笔者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和心理学共情的原理,在尊重案主的基础之上以鼓励和夸赞为主与其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对话。之后初步地了解和评估了案主的个人资料,争取与案主能够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二)预估
在对老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生理和心理特征表现等方面的全方位调查和了解之后,笔者主要分析出其在生理病症和心理病症上的表现。其中生理上的问题和困扰会成为老人心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为其合理的迅速的解决生理上的疾病与困扰也成为了当务之急。其次,在其心理层面上,在对其进行的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显示老人确实存在抑郁的病症特征,如若不及时治疗,后果较为严重甚至致死。
(三)实施
制定服务目标和服务计划,其中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协助案主调适心理状态,让案主更加了解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现状及问题;第二,改变其对待身旁其他老年人以及护工和其家庭成员的消极态度消极,发展其社会支持网络,促使其走出心理阴霾,帮助其摆脱掉对死亡的恐惧感,重拾对生活的向往和自信心;第三,与案主家人及身旁的护工人员和其所在养老院其他老人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解决家庭问题和困扰,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第四,通过个案辅导,鼓励案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以改善其消极情绪和悲观想法。
(四)介入
第一次介入,采用面谈形式,用优势视角理论和心理学共情理论,深入了解老人的内心想法,总结出其心理问题;第二次介入,还是通过面谈的形式,让老人明确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问题,使其能够有一个正向的态度和情绪对待自身的问题;第三次介入,采用角色扮演的办法,社会工作者与老人互换角色,并争取通过互换角色的扮演使老人明白自身的处境和自己子女的不易,使老人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并要让老人转变对待生活的消极态度;第四次和第五次介入都采用情绪治疗的办法,此方法是通过他人理性观念的诱导和双方的逻辑思辨,逐步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理性合理的观念,进而帮助求助者积极地用合理观念应对问题,克服那些给自身和他人带来困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五)评估
通过几周与案主A老人的接触,案主的不适当行为基本停止,与儿女们的关系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得以缓和。与其他年龄群相比,高龄老人有更多的机会理解死亡的含义,不论是同龄人的先后离世,还是生活伴侶的死亡,当心理调适不当时,难免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不论是家属还是工作人员,都应当在充分理解高龄老人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老人进行安抚并提供支持。
(六)结案
根据案主几周以来的情绪和行为的表现记录,案主向周围人群和家庭成员发脾气的次数明显减少,并且能够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能够有意识的并且主动地向周围人群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习得的新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