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管窥
发布时间:2014-09-04 21:45:40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382 次



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试图寻找能够指导古典文学翻译批评的准则。从翻译批评的本质谈起,简要介绍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特征。通过总结分析他人的翻译批评标准,最后得出王宏印教授的六标准可操作性最强,对开展文学翻译批评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翻译批评本质,古典文学的特征,翻译批评标准


中图分类号:I046   中图分类号:A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那么翻译批评标准也应是翻译批评研究的重点。翻译标准对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翻译批评标准指导翻译批评的进行,同时翻译批评对翻译理论研究也有推动作用。因此为了进行合理科学的翻译批评,翻译批评标准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以古典文学翻译批评为对象探讨古典文学翻译批评标准,总结目前能够指导翻译批评科学合理进行的标准。

一、翻译批评的本质

长期以来译界对翻译批评的本质界定不一。王恩冕把翻译批评定义为:“根据有关理论和观点对翻译思想、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以提高翻译者的整体素质和翻译的整体质量,是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1]。郑海凌认为翻译批评的性质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首先,翻译批评是一种审美评价活动,是批评者对翻译现象的审美理解,具有审美性。其次,翻译批评是一种较为完整的、系统的学术研究活动,具有科学性。再次,翻译批评是批评者的个体行为,不可避免地有批评者的主观色彩,因而具有主体性[2](P19-20)。前者的定义比较宽泛,他指出翻译批评的依据是“有关理论和观点”即除了翻译理论外,还包括其他的观点,客体是“翻译思想、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三项内容,而非仅仅译作。后者把翻译批评仅仅理解为文学翻译批评,缩小了批评的范围,相对前者是不全面的。两者在翻译批评的客体认知上存在差异。翻译批评的主体与客体存在着多样性。批评的主体顾名思义就是指批评者,而批评者可以是译者、读者、翻译理论家等。批评的客体可以是译文,译事等。本文所探讨的翻译批评对象是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王宏印认为在本质上文学翻译批评是一门实证性的知性审美认知活动。这样界定是因为文学翻译批评具有实践实证和知性认知的审美研究特点[3](P46-51)。

二、中国古典文学的特征

原文的特征对翻译标准和翻译批评标准的制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原文所具有的特征是否能在译作中表现出来,如何表现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要明确古典文学的特征。中国古典诗歌在语言上有着简约性、象征性、音乐性、画意性[4]。除了语言上的特征,古典文学还有浓厚的文化、情感、政治等特征。对译作的批评不能脱离原作,进行凭空、主观的批评,而是应该在熟悉原文,理解原文的情况下对译作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批评。

三、文学翻译批评标准

翻译批评离不开批评标准的制约。无论是对翻译活动,翻译理论还是译作进行批评,首先要有一个尺度。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指导翻译批评的开展成为翻译批评研究的重点问题。辜正坤先生曾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他认为翻译可以依据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多个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在不同时期发生各种变化[5]。由于翻译批评主客体的多样性,也决定了翻译批评标准的多元化。于是就有了翻译批评标准的多元论。法国的贝尔曼提出翻译批评的道德标准和诗学标准。道德标准是针对原文而言,译者要尊重原文,对原文负责。诗学标准时针对目的语而言,强调译作要作为整体而存在,有一定的节奏,有连贯的风格,有内在统一[6]。郑海凌提出了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和谐性,翻译批评的标准与文学翻译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和谐性是文学翻译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艺术规律。“和谐”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与传统的“信达雅”、“神似”等标准并不矛盾。翻译批评“和谐”标准强调翻译的整体性原则,译者的创造性同时还讲究辩证法[2](P20-21)。

从以上翻译批评标准中不难看出,翻译批评标准的多样性。“和谐”标准可以看作是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中和之道。它涵盖的范围广,可以说是宏观的标准。该标准中批评者的主观性很强,从而削弱了批评的科学性。

针对文学翻译批评,王宏印从一下六个问题出发探讨文学翻译批评的评判标准:1.体制问题;2.诗味问题;3.语言问题;4.文化问题;5.倾向问题;6.风格问题 [3](P151-154)。这六条标准符合翻译批评标准制定的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简洁性和一贯性的原则。同时上文所提的古典文学的语言、文化特征等问题也在这六个标准中有所表现。与其他翻译批评标准相比,王宏印所提出的标准针对性较强,对文学翻译批评的指导作用可以体现在其批评客体明确、批评层次分明等方面。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来分析这六个标准:1.译文的语言要素是构成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第一重要的问题。2.文艺创作有思想倾向问题,同样,翻译批评也应当注意思想倾向问题。3.原文与译文直间存在着文化距离,不过译文和原文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透明性,即透过译文可以看到原文的某些特点。4.文体是语言艺术的形式,这种语言形式不仅是约定俗成的和民族性的,而且还具有规范性和典型性。5.与文体不同,风格是个体性和个性化的产物。6.审美趣味决定了译诗要有诗味,译散文要有散文味。由此可见,王宏印对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总结是目前较为全面、客观和可操作性较强的科学的批评标准。

四、总结翻译批评的本质告诉我们翻译批评的主客体存在着多样性,翻译批评对象的多样性,要求翻译批评标准应具有多元性、科学性、客观性、动态性和联系性。本文通过对翻译批评本质和翻译批评标准的分析引出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以古典文学翻译批评为对象,分析了王宏印的文学翻译批评六标准,认为这六个标准能过客观全面的涵盖文学翻译批评的内容,对翻译批评的开展有指导作用,同时对翻译标准的研究指导意义。不过这六标准是针对译作开展的,对其他批评客体并不适用。换言之,由于翻译批评的类型与功能的多样性,翻译批评的标准也应实现多样化。总之,翻译批评标准应该是开放性的,针对不同的情况,应有不同的标准,而不可能用一个标准去应付所有的情况。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