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释意学派对翻译过程及意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09 14:19:17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489 次

释意学派对翻译过程及意义的研究

林 枫

   对于翻译实践者来说,翻译过程是具体实在的,每一步骤环环相扣又互相作用,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出本质,无疑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在这一方面,法国的释意学派作了成功的探讨,其主要理论是围绕翻译过程展开,并着力探讨意义阐释的有效途径,指出翻译中不仅要注意把握语言意义,更要注意对可传达内容起着积极作用的多种因素。

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是“意义”,意义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许钧教授在《翻译论》和《译道寻踪》等著作中对意义做了深入研究,他认为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再生”。尤金•奈达的著名“动态对等”理论(后于1969年换成“功能对等” )指出,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他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他有一句著名的言论:“翻译,即译意。”若能理清“意义”问题,“翻译是什么”的问题会得到成功的解决。

   一、释意学派

释意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又称“达意理论”。

  (一) 产生背景

释意学派的摇篮是巴黎高等口笔译学院(ESIT),是全世界第一所有权授予翻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高校。释意理论起源于口译实践,塞莱丝柯维奇于1968年发表《国际会议议员》,标志着释意理论的诞生。研究人员在会议口译实践的基础上,借鉴神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整套口译理论,随后又将其扩展用于非文学文本(或称“实用性文本”)的笔译研究。  

  (二)核心理论

释意派理论的核心是把语言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和非语言的意思(non-verbal sense)区分开来,译者所要传达的不是语言符号的意义,而是讲话人在话语中所表达的非语言的意思。也就是说,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口译被释意学派视作理想的交际情景,笔译与口译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交际行为,只是在笔译中,所译材料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不像在口译中那样密切(比如一篇古老的文本,很可能会因为年代久远,其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内含意思”—而变得无法知晓)。

   二、释意学派对翻译过程的见解

  (一)翻译层次

一般翻译理论认为有三个翻译层次:词义层次、句子(即索绪尔概念的话语)层次及篇章层次,分别解释为:逐字翻译、脱离语境和交际环境的句子翻译、以及语言知识同认知知识相结合的篇章翻译。释意理论将逐字翻译和句子翻译称为语言对译,而将篇章层次的翻译称为篇章翻译或翻译(《当代法国翻译理论》许钧、袁筱一,1998:193);原文和译文的等值表现为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即译文能在读者或听众那里产生与原文一致的效果,为达到此效果,应以交际意义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二)交际意义的产生

意思或者说交际意义的产生取决于参与者之间的共同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译员应具备完备的语言知识和认知知识,熟悉认知语境,领会讲话人的讲话目的,还应用自己的口才、语调、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等协助传达出原讲话的感情色彩,使听众做出讲话人所预期的反应。也就是说,语言知识,认知知识,认知语境,讲话人和听众是交际意义产生的五个基本要素。

   三、释意派对意义的分类及研究

  (一)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

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意义”,意义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我们可以说,意义是翻译活动致力传达的东西,是翻译的核心和根本。若能理清“意义”问题,“翻译是什么”会得到成功的解决。

  (二)释意派对意义的阐述

释意派理论认为,不仅是口译还是笔译,翻译需要传播的不仅是语言意义的总和,还有在具体语境中的语言意义,即翻译中不仅要注意把握语言意义,更要注意对可传达内容起着积极作用的多种因素。(许均,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1998年5月)

   1.意义

在《口译推理教学法》中,塞莱丝柯维奇指出,语言只是理解意义必不可少的条件或者说只是意义的“外壳”。意义不是字词的总和而是有机的整体,是语言外的意图,是作者希望表达的内容,其中包括主题和情感。

   2.意义是一种综合

释意学派最大的贡献是区分了潜在的意义和现实化的意义,前者可称为涵义。释意派的弟子安帕罗于塔多阿尔比在《翻译的“忠实”概念》一书中,发展了释意派理论对意义的认识,澄清了七个与翻译有着密切关系的概念:涵义、现实化涵义与意义,信息与意义,效果与意义,意图与意义,风格与意义,内涵与意义,以及不言之意与意义,通过综述上述七个概念,并与意义的异同作了详细的剖析,认为意义“是诸如风格、内涵、信息等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一种综合”。

   四、总结

概括说来,释意理论不是把翻译看作一个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用塞莱丝柯维奇一句形象的话来说,译员把法文译成英文的过程就好象把一件法国式样的毛衣拆开,把毛线都洗净理好,然后再按英国的式样把它织成一件新的毛衣(塞莱丝柯维奇,1979:48)。新织好的衣服当然还是一件毛衣,但式样,或者说形式却可以与原来的那件毛衣大不相同。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


山海经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280747782   3164723360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