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失语现象研究论述
郝同琳
目前,全球化语境决定了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育应该把提高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主要的目标。高等院校师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会出现忽略本民族的文化,跨文化交流时会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重视中国文化的民族自卑心和批判大学的英语课,所以,在高校英语教育中,要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还要输出本国文化,为我国国际地位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高校英语教育的单向吸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交际的需求,大多数的学生在跨国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不能把本国的优秀文化向外输出,造成了一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使学生产生民族自卑心。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师生不仅要吸取西方的先进文化,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把中国的本土文化向外传播,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高校英语课堂文化失语及现象
跨文化交际影视双向交流,在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要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一)高等院校英语课堂教育中中华文化失语
跨国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在学习他国文化的同时,把本国的优良文化也要弘扬出去。但是在高等院校英语课堂教育中,会出现跨文化交流时大学生或毕业生不能用英语表达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的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各大学生可以用英语完美的表达出国外的各名胜古迹,并很好的讲解,但是却无法把中国的各名胜古迹与国粹等完整的表达出来,使我国的文化不能向外传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导致在英语课堂教育中出现文化失语的原因是,在英语教育过程中,过多的注重英语文化输入,忽视了中华文化的教育。
(二)高等院校英语课堂教育文化失语的现状
在高等院校英语课堂教育文化失语的现状表现在多个方面。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了解我国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内容,但是不能够用英语清晰的表达出来,缺少文化输出的意识,没有具备文化宣传的能力;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但是受教育背景的影响,对英美的文化为首的西方文化的熟悉、认知程度远远超出了对中国文化的熟识度,对我国文化的了解缺少有效的学习。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会忽略中国文化元素;在我国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材料的使用中,大多数都是由英美人所写的,课本所反应的内容都是英美的文化,很少表现出中国的文化,导致中国文化在课本中占的比例较小。由此可见,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材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非常的低,致使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学习中出现文化失语的现象。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育中,此课程大多都是以选修的形式出现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用汉语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在汉语使用上受局限,丰富的文化积累不能用英语表达出来。这种英语课学英语、汉语课学汉语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错误的理解,学习英语的文化就是学好英语的主要途径,从而失去对我国文化向外传播的能力,导致本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
二、解决文化失语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
在英语课堂的学习中,学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语言文化观,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文化失语的现象,努力的把中国文化向国外传播,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与其它国家进行平等的交流。把学习英语的目的变得更加的明确,把弘扬我国文化作为重要目标,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平等交流的桥梁。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英语课堂这一教学平台,为学生们创建语言环境。除了课堂讲解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机会。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邀请校内的国际友人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让学生向其弘扬中国文化,增加其民族自豪感。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学作品等各方面的文化分析,推荐学生较好的英美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等知识,让学生在阅读以后,与中国的各方面文化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让学生更好的熟悉中国文化,并且更好的向外传播。
(三)课程的设置
大多数高等院校没有对非英语专业以及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主要原因是高校没有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中,要增添一些有关中西文化对比的课程,开设一些有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化习俗等英语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以后,可以用英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为学生提供了解中国文化的选修课,提高中国文化的地位,可以让学生能够对中国文化有个更好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的利用英语把文化表达出来。
三、结语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与别国进行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这一过程。在高等院校英语课堂中所导致的文化失语现象,英语教师要重点的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让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有一定的了解,逐渐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课堂教育中,教室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引领学生们走出学习英语的误区,提高文化输出的能力,让文化失语现象消失。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山海经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215 国内统一刊号CN33-1032/I
《山海经》杂志是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现为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215 国内统一刊号CN33-1032/I。本刊以展现大学生风采,教师教学交流为主题,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的教师等发表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本刊全国公开发行,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 杂志自1956年创刊以来,距今已有52年的历史,曾创下发行170万份的辉煌业绩。2009年,《山海经》杂志全新改版,在原有的纯文学性基础上,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理念等方面,并最大限度地将我们的编辑理念切入社会深层,引导新一代更好地成长。
【主要范围】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教育论丛、 文史在线、 艺术研究 经济与法
语言研究、 德育研究、 影视文学、 文化论坛、 社科视点 医药前沿
【投稿须知】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 文章以2200字符为一个版面,每篇5000字符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3字以内;
3.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4. 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以便针对有疑问的内容随时查询核对。
5. 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 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不愿通过网络媒体发布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7. 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咨询qq:779624634 电话:0571-2806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