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评价标准的制定
发布时间:2016-06-21 09:48:26        发布人:杨 靖        浏览次数:201 次

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评价标准的制定


杨 靖


   课堂评价是一种不同于结果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是与学校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评价方式,但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往往面临着为什么评价、评价什么以及怎么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困扰。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给予三维目标的评价”,这些目标根据学科的不同,评价的标准和内容也不同,因此,从学科的角度设定课堂评价的标准,将为教师实施课堂评价提供依据。本文旨在从学科逻辑的视角出发,探讨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评价标准的设定。

2011年11月4日-6日,“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由此可见,课堂评价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从传统的重视结果的评价,转为重视学生发展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一种过程性的评价。按照钟启泉《课堂评价的挑战》一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计划(设计)-实施(实践)-评价(反思)(P-D-S),彼此之间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由此可见,课堂评价亦是一种为了学习、为了教学的评价。在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我们不仅需要一般的课堂评价的观点,即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而且需要基于学科固有逻辑,将三维目标的评价具体化、学科化。这种具体化、学科化具体表现为数学和语文的评价标准有别,语文和英语的评价标准亦有差异。只有将一般的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逻辑的评价标准结合起来,才能探明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真正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出指导。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评价的概念及内涵

何谓课堂评价,目前,不同的学者给出的阐释亦不相同。郑东辉通过对美国经典教材的考察指出,英语世界里对课堂评价的理解主要有两种:第一,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不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第二,课堂评价是收集、分析和解释学习信息以帮助教学决策的过程。沈玉顺则认为:“课堂评价是教师在采集、分析有关学生学习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特定的标准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做教学决策的活动。”丁念金指出:“课堂评价指课堂教学评价,它包括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评价。”由此可见,目前,对于课堂评价的对象、方法以及评价实施的主体还存在分歧。在评价的对象上,存在学生学业成就、学习信息、学生具体的课堂表现、课堂教学的分歧;在评价的方法上,存在收集信息、作出决策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言语、神态、行为的分歧;在评价实施的主体上,存在教师或学生主体及师生双主体的分歧。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评价是一种微观层面的评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特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信息反馈。因此,课堂评价只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是不同于测验性评价的,采用言语、非言语等形式展开的及时评价。

   二、学科逻辑是进行课堂评价的依据

课堂评价是基于三维目标的评价,归根结底是指向实践活动的评价。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三维目标已经成为一线教师耳熟能详的目标,但中小学课堂评价依然乱象丛生,众多一线教师依然处于无法将宏观的三维目标内化,从而服务教学的困境。学科是按照所涵盖内容的性质来划分的门类,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内在逻辑,这就决定了文科与理科的逻辑体系不同,文科或理科内部,不同学科亦有不同的逻辑。学科亦是每个一线教师最为熟悉的内容,具体学科内部之间有何逻辑也是每个一线教师都必须清楚的内容,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制定课堂评价的标准,有利于将三维目标内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增强课堂评价的针对性,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运用到课堂评价上,虽然非语言评价如微笑、眼神、表情等是每个老师都必须具备的素养,但每个教师建立在不同学科基础上的言语评价则需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非语言的评价只能在心理上给予学生鼓励和安慰,语言性的评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学会学习。因此,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评价,是一种归因的评价、一种为了学习的评价,倘没有对学科逻辑的清晰认识和研究,课堂评价将变成没有意义的敷衍,这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会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三、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评价标准的制定

学科逻辑基础上的课堂评价根据学科性质的不同,其评价的标准自然也不同,但在设定具体的课堂评价标准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其一,多学科视角下,注重对研究成果的利用和再研究。课堂评价的有效性需要每个评价者都有一套评价的标准和体系,但这一标准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要经过研究才能制定出来的。以对学生的阅读评价为例,莫雷曾在《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将阅读能力分为语言的解码能力、组织连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等八个维度,并且有详细的测验过程,这八个维度能不能作为课堂评价的依据,是不是可以在具体化为更细的评价标准,怎么将这八个维度运用到具体的阅读教学情境中?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借鉴和研究,这样的研究结果,也将能回答本文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即对于同时给出正确答案或错误答案的学生,他们是否处于同样的水平状态,应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及时评价?同时,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还将涉及到应该设定什么样的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评价的标准是否需一致等问题,只有建立在对已有研究的借鉴和修正、补充、加深的基础上,才能将课堂评价具体到教师语言评价的运用上来。

其二,多维度视角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基于学科逻辑的评价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因此,根据学科逻辑制定了课堂评价的标准后,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式。如果说基于学科逻辑的语言性的课堂评价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的评价,那么运用这些评价语言时所采取的态度、表情,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隐性因素。因此,在课堂评价中,需将语言的评价与非语言的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教师要具备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评价的能力。课堂评价只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对课堂评价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把控能力是决定评价标准的代表性、判断评价标准是否合理的试金石。首先,教师要善于搜集学生学习信息。搜集学习信息本身并不是评价,但却是为评价做准备和在评价后分析的重要过程,课程内容的展示方式、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学习成果的展示方式都是搜集信息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具备通过观察或者提问的方式将这些内容纳入到评价标准体系的能力。其次,要具备处理和解释评价结果的能力。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对某个学生某个方面的课堂表现,要根据学科逻辑有针对性地解释,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对于分析后的结论,要建立反馈机制。反馈的途径大致有三条,一是教师本人,课堂评价后,对于同一水平的学生,或者个别特殊的学生,课堂教学应当如何开展?二是学生本人,课堂评价后,应当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改进的策略,以便学生学会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自我评价,并及时调整学习的方式?

   总之,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评价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但又区分于布鲁姆提出的以测验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它更多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或非语言而进行的及时评价。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评价是为了教、学的评价,对于教师而言,评价是为了发现问题,是为了评价之后的反思、改进和提升,是为了改进教学而进行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课堂评价是为了学习的评价,是通过教师的反馈进行合理的归因,从而达到改进学习策略的目的。同时,基于学科逻辑的评价更是一种服务于实践教学的评价,它很好的帮助教师从“为什么评、凭什么、怎么评、评了之后怎么样”等问题出发,厘清教学过程,以三维目标为前提,结合学科特点制定评价的标准进行测评,并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起,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光理论知识要扎实,而且专业技术要熟练,充分掌握实践技能,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课程一体化建设这样一个模式,有利于管理、便于建设、便于实践,同时使得改革得以实现,提高人才的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于开展中药生物技术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有效完成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形式和内容的整合,使之更加适合新的高等教育形势要求。日常运行管理制度的制度保障,着重体现公平、择优原则,正确引导,加强保障,促进教学改革参与者积极性,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年)资助。)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