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构图
邓彦峰
中国画的构图方式在千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固定成熟,固守着传统的绘画语言,必然不能充分适应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语言逻辑,已被广泛应用于当代中国画的构图。平面构成参与到中国画中,使国画的画面组成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觉语言形式使其更深入地表达人丰富的主观世界。分析平面构成在当代中国画构图的影响,对继承和发展当代的中国画有意义深远的启发作用。
中国画的构图方式在千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固定成熟,固守着传统的绘画语言,必然不能充分适应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平面构成是一种图形语言方法,它在当代中国画的构图中已被广泛应用。平面构成的应用也更加拓展了中国画画面形式的多样性,更深入地表达了人们越来越多样的情感、情绪。通过对平面构成在当代中国画构图中影响的研究,对中国画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从文化层面角度和方法层面同时比对分析的研究还有很大的不足。故而本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新颖性。随着文化传承与对外交流的深入,依托信息社会所带来的“天涯若比邻”的便利,我们在学习西方艺术、设计文化中,能更加在对比中深刻认识与把握中国画的特点、精髓,同时怀抱着开放的心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学习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更好的拓宽中国画绘画技法、绘画思想。如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画必将在充分挥发着浓郁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闪耀崭新的光芒。
一、传统中国画构图的几个主要概念
“构图”是指在一副作品中,对艺术形象的结构性的配置方法。艺术创作通过构图,获得强烈的视觉表现力同时也通过构图来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综上所述,根据所要表达的特定主题,创作者通过组织画面中的艺术形象,使艺术形象之间组成一种协调的结构性关系,这就称为构图。
构图方式是一种绘画语言,是将作品语义转化成直观图形的方式。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画发展历程中,先人所创造的构图章法异彩纷呈,大致划分,中国画构图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一)“置陈布势”时期:东晋的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说:“孙武:大荀首也,骨趣甚奇。二婕以怜美之体,有惊据之则。着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他对画面中的空间进行了有意识的观察与探索,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次将“置陈布势”的概念提了出来。而这个概念也成为国画构图理论的源头。
(二)“经营位置”时期:南朝齐、梁画家谢赫在《六法论》中将构图方法归纳总结为如下六条:“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自古画人罕能兼之”[2]。“经营位置”事实上说的就是构图行为,谢赫的“六法”中关于构图的论述,相较于顾恺之更加具体、细致。耐人寻味是“经营”两字,以现代的术语来表达,它其实就是设计的代名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三)“文章化成”时期:宋、元时期的文人画蔚为大观,伴随着文学、绘画艺术的登峰造极,中国画的构图也从文章中获得了“章法”美名。“章法”多用于文学、书法等领域,表述的是对文章结构的布局,以及书法间架布局的整体安排。
(四)“构图”时期:近、现代,伴随国门大开,西方绘画艺术、设计等种种理念与技法,被大举引入,并与中国画交织渗透。
中国画构图概念、术语的变迁,体现了中国画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它符合了学科的一般发展规律。
二、中国画构图在发展中所呈现的问题
中国画构图基本方法在千年的发展中,由一代代文人墨客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固定下来。通过观察,流传至今的名画,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对构图法则的把握,达到尽善尽美。一种方法的固定不是偶然的选择,它是中国画构图在我国传统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具体反映,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传统哲学色彩特点,是我国绘画艺术中思想的瑰宝。如,对“意象”的追逐,对唯美表达的肯定。
在珍惜与传承之余,我们同样得看到,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在思想上都是不断包容并蓄、推陈出新的过程。这既是一般发展规律使然,也体现了艺术的创造性的本质。这既是艺术发展规律使然,也体现了艺术的创造性的本质。对传统绘画技法的固守,不知变通,则会使得当代的国画发展陷入止步不前的境地中,从创作的角度上说,恪守成规将使人们丰富的创造力遭受限制,也是对国画在当代语境下表现力、承载力的一种制约。
林风眠先生在《东方艺术之前途》中写到“中国现代艺术因构成之方法不发达,结果不能自由表现其情续上之希求;因此输入西方之所长,而斯形式上之发达,调合吾人内部情绪上之需求,而实现中国艺术之复兴。作为东西方绘画艺术融合国内最早的提倡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之一,林风眠先生充分认识到图形语言对传统国画在当代发展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除了保有传统绘画精粹外,也需要积极地融合西方造型艺术的思想;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审美能力也将随之发展变化,需要新的表现形式来满足视觉当代的审美特点。在当代艺术绘画中,画面构成相较于传统中国画更具有视觉强度,视觉效果强度,综上所述,继承传统、突破传统便成为当代国画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结论
从现代中国画构图的发展上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现代构图方式融入了西方绘画与构图元素,写实技巧和写生速写的引入,尤以焦点透视为甚。画家们在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中兼收并蓄。中国画的构图形式体现了“道”的精神。“道”包含着艺术的规律与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所体现的气韵。中国画在创作构图中非常强调作者的感性所“悟”,在中国画的构图空间很讲究迁想妙得、借势造势,走入精神的自由世界,既有一般的构图规律,更重视“道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造景造画,在造的过程中,有构图有技巧,更多的是作者的素养、经历、感受与认知,形成作者在绘画空间中的追求。中国画的构图作者要在生活中滚打、在学识上钻研,广积薄发,在处理创作素材的构图过程中从“必然”到“自由”,不断摸索找到自己所要走的“道”,这样画面的构图才能活起来。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