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高专教育中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关系
郭巍巍
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本文结合高职高专学生阐述了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并对学生“听、说、读、写”技能进行了阐述及实践。了解这四种能力关系并进行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英语水平。
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并且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使其具有较强得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因此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从语言表达形式上来看,听和说是口语,读和写是书面表达。从人类语言发展来看,口语是第一性,书面表达是第二性。从语言认知能力上来看,听和读是信息输入过程,说和写是信息输出过程。这四种技能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一、听
听力就是识别和理解别人说话的能力。是一种机械的、被动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由此可见听力是四种技能里面最被动的技能,我们只能够接受。但听力却是这些技能中公认的最难掌握的一项语言技能,其花费时间较长又见效不大。培养学生的听力,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让学生记住一定规模的词汇量并教会学生语音、语法的规则;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3、在课堂让学生养成认真听的好习惯;4、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地道英语;5、鼓励学生课下多听英语广播,多看英语节目。我们把听力比作是最初建大楼的奠基石。学生之后听懂了,才能会说,会读,会写。这座大楼才能开始建造。
二、说
相对于奠基石,说在交际能力中地位也相当重要。口语就是有声的语言。口语分为主动口语和被动口语。主动口语是言语的输出过程,被动口语是言语的输入过程。在高职高专教育中我们采用口语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就是让学生通过听,输入信息,经过思维对获取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加工处理,然后以语言的形式输出并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那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1、听说结合,以听带说,以说促听,这是提高水平的关键环节、2、改善英语学习环境,创造一个能说,敢说的课堂。结合课文中学习的情景,启发学生说的动机。课外开辟英语角等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3、讲究纠错的艺术。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不能立即打断,进行立即纠正,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教师应捕捉学生表达的闪光点,并采用鼓励、幽默等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对话时不必在意学生的语法错误,重点在于交谈。
三、读
读和说分别不大。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高职高专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能推断、理解生词含义;并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文章。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掌握预读技巧,阅读分为速读、略读和细读。速读是用于对整篇文章的总体了解和概括,大概了解文章的意思。略读主要是看问题,针对问题在文章中寻找答案。最后就是细读:知道问题的大概位置,对该位置进行细读,与上下文进行连线;2、摘录文章常用的词汇、词组、警句等知识;3、对读过的材料进行评价。对读过的文章写一篇自己的心得体会或对文章的看法;4、帮助学生选择难易适中的课外阅读材料,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四、写
英语写作是四大技能中最难掌握的,能验证个人对英语的综合能力评价。要想提高英语写作能力重点在于长期的积累和多练。英语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有目的的活动,它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构思阶段、转换阶段和执行阶段。那么怎么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写作能力呢?1、首先必须丰富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有话可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有意义的英文写作的主意。这是他们写作的必要前提;2、教师在知道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活动室,也应该进行由难到易的练习,首先培养学生造句的能力,在造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始写段落写文章。由易到难地进行练习,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坚持用英文写日记是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复习所学内容,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日记具有储存信息、编码和组织资料、激发联想等功能,它们是语言内化和输出的过程。4、要求学生多写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是历年专升本使用频率最高的写作形式。看图作文的图画内容必须是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的。动笔前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中的事物及一些细微之处;知道学生概括画中所表达的大意,并根据提示,积极构思一个意思完整、语言表达正确、能达到交际目的短文。
综上所述,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们是相互交错、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只有在掌握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反复实践练习,才能真正地提高英语水平。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江防线击破,进入中国本土作战。清朝为了京畿一代安全,将重兵布置在家门口,相当于主动放弃了山东和威海卫两个及其重要的军事要塞。像这样的安排怎能不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战前,日本就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间谍活动,绘出了朝鲜、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详细地图,对北洋海军的实际情况和行踪也是侦察得了如指掌。甚至破译了中方的密电码本,对中方的战略方针也尽知无疑。日本的间谍活动如此猖狂和中国官员职守不忠有莫大的关系,战争失败也是必然。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仍然不知进取。通过失败铭记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才是目前应有的姿态,不要等危险来临才恍然醒悟,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