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贵州青少年正义感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21 10:12:52        发布人:刘晓东 彭利兰 徐万明 张 森 杨梅花        浏览次数:263 次

贵州青少年正义感现状调查研究

刘晓东 彭利兰 徐万明 张 森 杨梅花

  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青少年处在人生最关键的时期。为了解贵州青少年的正义感水平和影响因素现状,通过对贵州省548名青少年进行实证调查,结果显示:贵州青少年的正义感水平尚可,超过半数有见义勇为的行动倾向,正义感倾向也趋理智,但是青少年对社会正义感认知比较消极。据此,提出了贵州青少年正义感培育的思考与建议。

   一、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从基本情况、正义行为、正义行为原因分析和影响正义感形成的因素四个方面专门设计了问卷。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民族、户籍和在校情况;正义行为通过设计提问“假设在车站见到一名中年男子抢夺该女子财物并殴打一名陌生女子,是否出手相救?”用于调查青少年的正义行为;正义感原因通过不同正义行为人的各种原因调查分析正义感行为并进行差异比较;最后调查问卷设计了正义感培养途径调查,用以分析各种影响正义感培养因素的影响程度。调查问卷总计回收548份,主要发到中小学校,其中有效问卷504份。

二、贵州青少年正义感现状调查

(一)贵州青少年正义感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14-18岁青少年当中有80.8%认为当今社会正义感缺乏,其中认为有点缺乏的占整个调查人群的42.6%而认为很缺乏的占38.2%,只有13.2%的青少年认为当今社会不缺乏正义感,剩下的5.6%的青少年则对社会正义感缺乏与否不清楚。以上结果说明贵州青少年主观上比较普遍认为当今社会正义感缺乏。在正义感自我认知当中超过一半57.1%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有正义感的,而认为自己没有正义感的只占10.7%,表示不清楚的占32.1%。我们从结果可以可以看出,贵州青少年普遍对社会正义感现状表示出悲观,但对自身正义感表示出了乐观。

   (二)贵州青少年正义感评价

14-18岁贵州青少年当中总体有45.2%在遇到别人被抢劫施暴时选择了挺身而出,选择不会挺身而出的只占16.3%,而剩下38.5%表示不知道是否会挺身而出,原因结果显示有54%和60.3%选择了“先观察情况”和“帮忙报警或者叫警察”。这说明贵州青少年在目睹他人身处危难多数能挺身而出、伸张正义,而且还能处于理性先观察或者直接选择报警。

在调查的有效问卷当中,男性占比50.4%,女性占49.6%,而在正义行为的调查中男性60.6%选择了挺身而出,选择不会的只占11.1%,不知道的28.3%;女性选择会、不会和不知道的分别为29.6%、22.4%和48%。在民族成分当中,主要的苗族、汉、侗族分别占55.7%、19%和11.9%,而在正义行为中分别有43.8%、50.1%和46.7%选择了会挺身而出,17.0%、12.5%和13.3%选择了否,39.2%、37.4%和40%选择了不知道。

对引发正义行为的原因结果显示,最多的是“帮忙报警或者叫警察”(60.3%)和“观察环境适时出手”(54%),随后是“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31.3%)和“叫过路人一起帮忙”(30.5%),还有“看不惯坏人”(9.9%)、“我是男生就该挺身而出”(9.5%)、“怕打不赢”(7.9%)和“其它原因”(7.5%),最少的是“不关自己的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2.8%)。

   (三)贵州青少年正义感差异分析

受试者中男性选择挺身而出的比女性高出31个百分点,是女性的两倍多点,而男性选择不会挺身而出的只占女性的将近三分之一,这是否说明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正义感呢?实际上,后面在原因的统计上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后面在选择“先观察情况”和“帮忙报警或者叫警察”的女性占到了57.1%和64.3%,比男性还高出5和7个百分点。这是由于更多的女性虽然选择了“不知道”却通过观察和报警用间接的行动实现了正义,这也是我们所推崇的“见义智为”。男性在这种见义勇为的正义行为当中表现出更大胆、更直接,这也就是男女行为上的差异了。

   三、正义感培育途径探讨

以上统计分析显示青少年正义感强度不受性别、民族等影响,却受到青少年认知的显著影响。青少年的认知主要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这从调查问卷设计的正义感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里也可以看出,占比最大的社会风气和公民素质都是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立法、奖惩,也是通过国家立法、通过奖惩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制社会。其次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最多接触也最关键的环境。学校教育主要通过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来进行,班主任、辅导员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最大程度培养青少年的正义感。另外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公益事业、倡导信息管理公开,这些都能促进青少年自身的社会正义感。家庭里父母言传身教对青少年举足轻重的影响。现在的青少年很多很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娇惯,家长更需要重视“应得”和“不该得”的教育,这样才能为青少年正义感的养成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基金项目:14QN049))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