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吕泽华
全球市场需求低迷,国际贸易总量减少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遇袭融资难的问题,虽然我国一些大中型的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还比较容易,但80%左右的中小型企业就会面临融资困难,从而导致企业难以维持周转,这时一些民间借贷组织或黑市就会滋生,扰乱整体正常市场的平稳发展。
一、基于银行视角分析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还末充分认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相比于传统的国内业务而言,在所有业务中所占比重较小,由于开展国际业务时间较短,业务人员对操作流程还比较生疏,在此领域缺乏综合的业务能手,在不熟悉业务的同时可能就会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所以应该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更好的发展国际贸易融业务,强调专业性和谨慎性的操作和认知。
一些银行的管理人员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知识体系和操作流程都不能通晓,对下面的员工何谈培训与指导,所以对员工就会造成疏于管理的局面。虽然国际业务不断增多,但在所有业务中所占比重较低,商业银行不希望动用大量金钱和精力去发展国际业务,导致外币业务的重视程度不如本币业务。大量的银行从业人员还未认识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对提升银行整体资本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综合素质的融资人才,有时不能有效全面地判断企业的资质情况,使银行为其提供的融资贷款与实际融资效果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效应,这样使融资的风险大大增加。
(二)商业银行太过重视传统方式,忽略了新型融资产品
虽然各个商业银行现在都在大力发展融资创新,但目前大部分的业务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如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开证授信额度,票据贴现等等。这些传统的融资方式操作程序非常简单,而像福费庭,结构贸易融资等方式相对较为复杂,用到的机会也较少,所以我国还没有全面展开。
2002年的“爱立信倒戈案例”全面地反映了这一缺点,导致相关方面的资业务减少。爱立信熊猫公司在最近几年之内,以每年较高的增长率,在2001年达到了100多亿元,为此,爱立信熊猫公司也成为爱立信的最为得力的子公司。但是,销售额的增多,应收账款也会相应地增加。其母公司南京熊猫电子公司的应收账款额一直处于高位,97年和98年共亏损大概10亿元人民币。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资金周转和资金运用上,往往会使用应收账款来作为融资流通的工具。而公司却将贷款一步一步地归还给了地区内的国有银行,共计近2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并且爱立信也转移了自己的基本账户,从外资银行(汇丰和渣打)共贷款近10亿元人民币。引起这次事件的根本原因就是各个国有银行不能提供福费庭业务,因为当时国内银行不能保证,国内的保险公司对商业银行所买断的应收账款提供相应的保险,所以国内银行没有办法提供这项业务。所以爱立信就转过来向外资银行办理相关的融资业务。
(三)商业银行还末全面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方法
银行在融资风险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漏,对一些特定的客户采取放松管理的方式,在没有详细审查相应的融资资信的情况下,盲目擅自授信的行为加大了银行自身的潜在风险,银行有关部门应根据管理制度按部就班地进行融资程序。有时,贸易融资行为又显得过于刻板,一味强调固有的数字,从而忽视客户本身需要的融资产品类型,从不在客户的角度上思考融资方式是否得当等问题,只是消极地收取手续费以满足利润需求,这样就难以做到专业服务的水平上了。
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风险管理体系与方法,是各个部门或上下级进行资源共享,有效地联系起来,并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各单位独立运作,争取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效果。由于我国银行系统规定必须层层报告,有时会在时滞的同时引起信息不对称,所以往往进行直接管理的人员不能有控制风险。除了先进的风险防范系统,还需要银行人员的自律行为,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的各个流程中,必须要符合操作规范,不能凭感觉处理业务,要做仔细的评估和审核,在每一个环节上减少风险的发生。
二、基于企业视角分析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末能及时运用有效融资手段为企业融资,导致融资风险提升
大多数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缺乏对相应的融资方式的认知,不能及时将自身业务状况和银行融资产品结合起来,所以不能在资金短缺时,找到有效的融资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丧失了诸多可以挽救企业命运的机会。所以进出口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资信情况,向有关商业银行询问可以使用的贸易融资方式,更好地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一些企业采用无抵押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其中一种在我国较为流行的就是,采用关联企业互相担保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是不可取的,因为在担保和融资的过程中,会出现一连串的不良信用问题,从而导致巨大融资风险。比说,A公司和B公司是关联企业,互为担保公司进行融资,这样的担保往往是无效的,一旦出现不能履约还款的情况,担保企业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银行要在融资前,做好企业的背景调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二)复杂的债务债权关系导致高额应收账款
由于进出口企业之间债务债权关系复杂,导致有时存在严重的货款长期拖欠的问题。譬如我国国有企业间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超过还款期限的应收账款额达到了非常高的比率,从而对商业银行融资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根据有效的统计数字,发达国家企业间,超过还款期限的应收账款额大概是其贸易总额的0. 25%至、0. 5%,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这一数字是相当高的,达到了5%以上。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在企业融资之前做好调查与评估,有效降低融资风险的发生。有些资信较低的企业,为了获取资金换做他用,假借国际贸易融资的名义,骗取商业银行的贷款,其实没有用作贸易方面的资金,而是作为长期贷款来使用,这样,本可以在短期之内收回的贷款,很可能变为坏账难以收回,商业银行也在同时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国际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