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浅析
王振斌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国内高校中进行旅游教学的有近1000余所,在校学生约22万人左右。虽然旅游教学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专业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增强,但是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旅游人才的培养,今儿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专业化,正规化,现代化的发展。从我国现阶段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分析来看,普遍存在旅游人员的素质不高,学生就业困难,专业类旅游人才困乏。因此,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校旅游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须的,也是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性要求。
一、我国高校旅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现阶段国内高校在旅游教学中还是以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为版本,过度的注重理论教学,在课堂中灌输太多的理论知识。在整个的教学计划中,人才培养中,理论教学的比重过高,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不足。
同时,过分的注重课堂理论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旅游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优秀旅游人才的培养。
(二)理论知识的更新之后
旅游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同时以传统旅游的发展为主干,附加的形式多样的旅游发展模式正在不断的涌现出来,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类的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远大约课本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就是说,我们高校中培养的旅游人才,在课堂理论学习上已经开始落后了。现阶段的传统旅游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旅游人才培养的要求。更不能适应现阶段全球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的脱节
高校培养旅游人才的目的是向市场输送优秀的,可直接参与旅游业发展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但纵观国内高校旅游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可以发现,大多数的旅游教学实践环节是流于形式的,或者仅仅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附加补充,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考核体系。同时我们也应该正式现阶段旅游教学实践环节与学生就业的脱节。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的是一些最基层的,最低级别的机械式动手能力。缺乏在实践中整体理解旅游业的能力,缺乏对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低级别的实践,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接触当前的高端旅游市场,进一步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四)授课方式的单一性
现阶段的授课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授课内容大多是课本上的案例以及很陈旧的理论知识。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上也仅仅是用新工具展示旧内容,不能充分的发挥多媒体,网络平台等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功能性。无法提高课堂授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自助学习的积极性。更无助于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的浅析
(一)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设高端实习场所,以就业为导向
很多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仅仅是流于形式,只满足签个协议,盖个章,送两三个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的状况。这样的实习基地基本上是无用。因此,要想培养高层次的旅游人才,必须建设与之相匹配的高层是旅游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在离开校门之前就能在实习中理解高层次的旅游,形成自己对旅游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人”而不是劳动机械。让每一位进入社会的学生都能迅速的转变角色,在岗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能树立从事旅游行业的信心。
(二)培养新的教师队伍,传播新的旅游思维
课本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形成独立的思维。面对课本知识滞后的问题,需要培养一批新时期的授课教师队伍。这批教师必须是真正的体验过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具备最新的旅游专业知识和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将全球视野下旅游知识的更新引进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重向学生展示全球化下的世界旅游,培养高层次的旅游人才。
(三)因地制宜,以学科性质制定教学方法
每个高校的地理差别决定了高校旅游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在旅游教学中,树立人才培养是第一的目标,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区域的特色旅游文化,制定有针对性的旅游人才培养教学方法。也可以根据旅游人才需求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旅游教学的水平,提高专业学科建设层次。
(四)树立全球化“大旅游”的思维
全球化的浪潮是历史的必然,旅游的全球化也是必然。我们近年来境外旅游的兴起就是最好例证。因此在教学中要树立全球化“大旅游”的思维。每个人都是世界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新的产业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旅游分支。旅游人才是综合性人才,是能够正确理解和分型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趋势的高层次人才,而不是仅仅面向旅游者从事基础旅游接待服务的初级化从业人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全球化,旅游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旅游也逐渐的突出出来。高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摇篮,更应当审时度势,积极地探索新时期下旅游人才的培养方法。要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的改革创新,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寻找到适合高层次、高品质旅游人才培养的教学制高点。为旅游业的深化发展,提供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