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浅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6-07-06 21:09:55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47 次

浅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李 曼 班 娟

   失能老人增多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趋势,即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这就离不开家庭照顾者的悉心照料。但家庭照料者在心理、经济、专业医疗知识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这就需要通过国家,社区等多维度来对缓解我国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面临的问题。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4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2.1亿的人里有将近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的照顾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和家庭关系的和谐,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讲求孝道的国家,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就主要取决于家庭照顾者的悉心照料,但照顾者在经济、心理健康、护理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面临的困境

   首先,照顾者经济上面临着沉重的负担,老人的身体状况持续下降,机能逐渐衰竭,失能老人甚至其家庭更要负担着高昂的医药费,并且家庭照料者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照顾者若是长时间照顾老人,则自己的工作就会被搁置,甚至会导致失业、下岗,加重家庭负担。若是不能长时间照顾老人,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各方面均会受到影响。其次,他们身心负担加重。表现为失能老人因身体状况离不开人,这时就考验着照顾者的体力、心理。长时间与失能老人接触,他们的表现就是睡眠严重不足、体力超负荷和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在这种长时间的行为下他们会一直处于积累的高压疲倦状态。若是不能及时调整,照顾者易产生疲惫感、烦躁感和空虚感,严重会产生抑郁情绪。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需要照顾者昼夜不停的保持一种清醒,同时还要兼顾自己的家庭,也易产生力不从心的心理。最后,他们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与技能。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问题和长期照料已越发突出,家庭面临的照护压力剧增,家庭护理的提供力薄弱。失能老人的护理时间长,通常不以完全康复为目标,重点在于维持和增进机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家庭照料大部分都没有医疗知识,面对突发情况,也不能从容应对。

二、缓解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压力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型化、核心化的家庭取代了几代同堂的居住的大家庭生活模式,家庭照顾者特别是年轻人面对节奏加快的生活环境和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使得赡养老人成为负担,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支持,子女很难独立完成对老年人的照料。

(一)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首先,国家需完善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失能老人的养老需要略高的医疗保险费用和家庭医疗费用,且这加重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故我国应完善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这就需要专业评估机构对需要照料并享受补贴的老人进行评估认定,根据老年人的综合情况,给予政策支持,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力量,支撑家庭照料。其次,国家需实行服务救助政策。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赡养老人属于“家庭照料型”居家养老新模式。为了缓解失能老人家庭经济负担,政府应开展服务救助政策,子女亲属愿意照顾失能老人,每月可领取政府发给的金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负担,也进一步鼓励子女亲属在家照料老人。再者,国家给家庭照顾者“放假”。失能老人的照顾需要长时间的陪伴,照顾者有可能为了照顾老人而不得已放弃一个工作,这就需要法律上设有“照料假”,也可延长带薪休假,回家照料老人。这个“照料假”要依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照料的任务大小而定,期间各项待遇不变,“照料假”极为有利失能老人在家养老。最后,医养结合与长期护理保险应相结合。同时做到医养结合,社区医院卫生设施应当提高医疗水平、服务种类等,以满足老年人在社区内就医的需求,可便于老年人因小病不出门就享受到正规的医疗服务,这就需要社区、医院的协调配合。

(二)社区应采取的对策

首先,社区应增强照顾者的医疗知识。失能老人的照顾需要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及护理常识,这就离不开社区和医院的帮助。社区可开设一定的健康知识讲座,如更有针对性的防治老人疾病讲座。医院可派遣专业护士来讲解一些关于失能老人照料的医疗知识和护理常识,对照顾老年人的亲属进行急救知识和技巧培训。家庭照顾者充分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可使老人们更好得颐养天年。其次,社区应优化服务内容。社区应重视家庭照顾者的体力和心理问题,应为其提供贴心服务、跟踪服务、喘息式服务,如平常与他们多交流并派遣志愿者到家中收拾家务,减轻他们的体力负担。对于失能老人,社区可提供家装改造、午间食堂、日间照料、医疗救护等服务,举办社区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并且大力倡导和组织为老服务志愿者活动。照顾者与亲朋好友聊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人际关系,减轻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再者社区对照顾老年人的亲属可进行疏解老年人心理烦恼活动和技巧培训,缓解心理压力,不定期关心并询问他们的心理动态,为他们答疑解惑。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