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暗示
发布时间:2014-09-11 15:14:16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403 次

摘要:欣赏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的过失,关注学生的进步,用期待唤醒学生,用成功激励学生,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心理暗示的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课堂教学;心理暗示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心理暗示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是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职高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分析,旨在了解职校学生个体心理咨询问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一、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形式

1、言语暗示

  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讲出来。这样可以使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人就会感到轻松一些。

    言语暗示是指通过言语形式给对方以暗示。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有丰富的潜台词,事情的轻重缓急,快慢节奏都带有“弦外之音”,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某种附加的信息。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很重视语言的暗示作用,对学生含而不露的批评,委婉含蓄的要求,不失时机的启发和鼓励都可以通过言语暗示传递。如一位体育教师教学生“垫上前滚翻”时,看到个别学生在开小差,老师就说“这个‘前滚翻’是像球沿直线滚动的,不能左右摇摆,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教师故意把“不能左右摇摆”一词说得很重,开小差的同学和其他同学都听出了老师的话中之话,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这就是语言暗示的功效。

2、行为暗示

行为暗示是运用配合教学语言表达的板书、板画、模型、标本、挂图、表格等信息来暗示学生,可以调节由纯语言讲授来的单调感,运用直观的形象进行信息的渗透。如一位体育老师教学《迎奥运振兴中国》一课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奥运的会旗是什么?各代表那几个大洲?——”,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只只是简单的回答了“五环旗”、“几大洲”、等几个简单的词语。老师灵机一动,把奥运精神是什么呢?果然,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出了一大段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接收了思维的暗示信息。

3、体态暗示

体态暗示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暗示方法。所谓体态暗示就是体育教师用体态语言(即眼神、表情、姿势、手势等非语言行为)对学生加以暗示。如教师在表扬某同学认真学习动作要领的同时,用目光扫视做小动作的学生,故意停顿一下,就会起到一种调控作用;学生回答问题后竖起大拇指或是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就会让学生感到莫大的鼓舞;老师饱满的精神、飞扬的神采也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某些课堂中教师往往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帮助学生意会神知。

4、情境暗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暗示的情境中,学生许多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无意识地对来自情境的各种暗示所作出的反应。教师创设特有的教学外部情境,能使学生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高中生跨栏课时,事先在教室里放映了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展现了奥运冠军刘翔的风采。然后进行教学,教学一开始,学生就马上进入了学习情境,学习非常认真、主动,模仿奥运冠军刘翔的跨栏动作,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情境暗示所发挥的强大功能。

5、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暗示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置于他人位置上,展现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角色的体验和观点,按角色的要求行动,从而达到心理暗示的目的。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常借助课堂表演进行。如一位体育教师在教学“老鹰捉小鸡’游戏中,要求学生轮流扮演老鹰来捉小鸡。这样的环节设计要比“大家想一想,老鹰为什么要捉小鸡?之类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教师巧妙地运用角色扮演技术,把课文内容活化为语言交际的素材,模拟现实生活演练,把游戏的寓意的教育寓于自我感受、自我体会的表演中,这就是角色扮演所发挥的暗示作用。

6、自我暗示

 

心理暗示根据暗示信息的来源,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暗示学生,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老师摆了一个非常漂亮的“pose”问学生:“同学们,你会跳舞吗?请你舞起你动人的舞姿,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来吧!”。紧接着体育老师表演了一个欢快的二十步集体舞,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模仿体育老师跳其舞来。然后老师又对同学们:“你们跳的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你们是是最棒的!”、“very good” ,诸如此类的话。鼓励同学们要自信的跳舞,很快地学生的紧张情绪一扫而光,变得愉悦而自信。。这样的积极暗示,起到的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自我暗示的魅力所在。

二、影响暗示机制成功实施的几个因素

1、暗示者的权威

   这里所指的权威,是指经一定时间后获得人们尊敬而产生的信任感。作为暗示的实施者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自身的语言修养,增强感染力,要在学生中树立较高的威望,和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让学生在敬佩、信任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崇拜感,从而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由于“权威效应”在暗示中的重要作用,暗示信息一旦打上权威的烙印,就容易引起崇拜者的敏感反应,有利于增强暗示信心。

2、师生关系

    心理暗示是在暗示者、受暗示者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条件下实施的,是一种积极的诱导教育,被暗示者必须对暗示者具有充分的信赖和期望,才能地暗示信息中获得启示、受以感染,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欣赏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的过失,关注学生的进步,用期待唤醒学生,用成功激励学生,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心理暗示的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心理气氛

    洛扎诺夫经过长期的探索认为,人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识的判断能力同时出现。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暗示信息的吸收和巩固,是启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有效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

,教师要时刻做一个有意识的施教者,灵活运用各种暗示手段,利用大量的情绪刺激和外部知觉,以建立起诱发学生潜能的外部情境,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造适宜于开发学生潜力的愉快的心理气氛。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