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潘威旭
生态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哲学理论研究领域属于左翼思潮中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够对当前生态社会建设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将生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将其应用于我国社会建设工作中,能够促使中国社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社会的建设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近几年,学界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将生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研究也逐渐起步,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本文就结合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并分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希望能够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最先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是西方社会经过长时间的绿色政治运动后逐渐形成的科学思想,是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种全新的发展形态,对上世纪末期西方社会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一度发展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社会主义研究者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工作的认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明确指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就应该将生态思想和政治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二者之间的某种关联,对生态学理论中的生态意义和政治意义加以揭示[1]。同时,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也重视对资本主义批判工作的研究,希望能够基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构建一种能够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社会,并且指出当前生态危机已经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建设危机的发展根源。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到当代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经过不断的探索和丰富发生了新的变化,理论更为全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启示
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建设生态社会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也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下面本文就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启示进行具体分析。
(一)应该加强对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
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指导,在社会建设工作中应该将工作重点放置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消灭剥削阶级,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建设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的避免受到资本社会的不良影响,保证自然界不在资本社会的利益追逐中逐渐遭受到破坏。在社会建设工作中各级群众应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进而加强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重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保障。
(二)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和环境的发展
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统筹和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最大限度的避免经济建设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我国社会资源与人口比例不协调,因此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对环境产生破坏,所以必须探索更为科学的指导思想,保证能够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为构建生态文明贡献相应的力量,切实推 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在改造自然的工作中避免形而上学思想
在当前建设社会和改造、利用自然界的过程中,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在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将人与自然分离开来,导致社会建设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出现盲目性,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而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社会建设应该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建设经济社会的过程中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上日程,以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相应的辅助,进而为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
(四)加强对国际生态文明建设交流活动的重视
鉴于生态问题在国际社会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中国在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应该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关注本国本地区乃至国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整体性建设进程,进而在全球化理论的指导下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三、结语
生态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层面对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进行了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社会上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相应的哲学基础,引导社会大众在建设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进而提升生态社会建设水平,推动我国社会建设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