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 苏小琴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归纳法等对四川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机遇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国家宏观战略导向、国家政策引领还是地方具体规划指导都一致指向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藏羌彝走廊最初被称之为藏彝走廊,它是由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六区三廊一诸岛的总体格局中的唯一一个以民族命名的走廊区域。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条走廊约1000万人口,530万人口是少数民族,其他则是汉族,其中,彝语支民族人口有293万人,藏语支民族人口185万人,羌语支民族人口48万,共526万,其他讲瑶语、壮语、侗语的少数民族共3万人。藏羌彝语支的民族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后来统称为藏羌彝走廊。
一、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
(一)国家宏观战略导向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有四条通道,分别是: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其中总长有大约2000公里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南方丝绸之路泛指历史上不同时期四川、云南、西藏等中国南方地区对外连接的通道,包括历史上有名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等,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经由四川藏羌彝走廊地区,“南方丝绸之路”的提出,也是基于以巴蜀文化为重心。
(二)国家政策引领
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印发《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指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核心区域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7个省交界处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昌都地区、林芝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等7个省(区)的11个市(州、地区),该区域覆盖面积超过68万平方公里,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人口超过760万。但四川省是全国唯一一个羌族聚集区、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康臧核心区,是我国藏羌彝走廊中唯一一个包含藏羌彝三个民族聚居区的省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虽然涉及省市众多,但核心区域在四川。 (三)地方规划指导当前,四川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牵头编制的《文化旅游专项规划》提出,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保护生态、传承文明是专项规划的重要考量,产业融合发展是其核心内容。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最高境界乃是与文化的交融。四川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独具特色,能成功激发和吸引旅游者参与其中,赢得游客的认同感。这些规划为四川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业的互动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政策保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新兴旅游产业的兴起注入一剂强心针。 二、四川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四川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作为藏羌彝三大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四川藏羌彝走廊,它是全国唯一一个羌族聚集区、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康藏核心区,是我国藏羌彝走廊中唯一一个包含藏羌彝三个民族聚居区的省份。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四川藏羌彝走廊各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节庆体育文化和精彩纷呈的节庆娱乐项目。如四川藏族每年丰收时节的旺果节、一月一日的藏历新年、七月十五的登巴节、农历六月中旬的欢乐节以及无固定时间举行赛马节等节日中,均会出现如:射箭、赛马、摔跤、拔河、赛牦牛、跳锅庄舞、角力、骑马拾哈达等传统的节庆体育活动;羌族的农历三十的羌族春节、十月初十的羌历年、正月十七的打靶节、四月十二的祭山会等节日会开展如跳锅庄、跳皮鼓舞、跳沙朗、推杆、骑马射箭等传统的体育项目。据凉山假日办不完全统计,2015年火把节,短短九天到四川凉山“玩火”的游客为302.28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8.8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四川藏羌彝走廊民族以节庆体育为载体的旅游开展前路光明、潜力无限。
(二)四川藏羌彝民族走廊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四川藏羌彝民族走廊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甘孜州的贡嘎山景区、海螺沟景区、田湾河景区、木格措景区、伍须海景区、二郎山景区、塔公景区等著名的自然景观; 阿坝的康定、米亚罗、木格措、稻城亚丁、黄龙、若尔盖大草原、红原毕棚沟等著名景区;凉山州的西昌之邛海、泸山、骡髻山也久赋盛名。其中,地处甘孜州的九寨沟更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自然风景区。另外,该区域内还存在大量人文景观,如古代历史建筑遗迹泸定桥、德格印经院、藏羌族的碉楼等都是历经千百年的藏羌彝民族文化生活的缩影,体现了深厚的文化情怀。
2014年我国文化部、财政部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推进藏羌彝走廊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培育一批具有藏羌彝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布局一批民族文化体验消费场所,鼓励发展自驾游、自助游等新兴文化旅游业态。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支持建设民族风情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鼓励特色旅游餐饮和主题酒店发展,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