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民间体育游戏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相结合的研究
——以汉中市幼儿园为例
吴 婷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承陕南民间体育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真正成为一名与世界接轨的、全面发展的人。传承与发扬陕南民间体育游戏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更需要从娃娃抓起,从我们一线幼儿教师做起。
陕南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汉中,作为陕南重要的城市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经久不衰、传承千百年的文化遗产。过去,每到逢年过节,充满浓厚地域特点的民间体育游戏总是能吸引广大民众的目光,或是驻足观看、或是参与其中。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悄悄地走出了人们的视野,离大众越来越远。
民间体育游戏:指源于中国民间传统游戏或体育项目,具有健身性、趣味性,便于参加、便于普及。
一、陕南民间体育游戏的种类和特点
(一)节日习俗类:
1.舞龙:舞龙俗称玩龙灯,每逢喜庆节日,都会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2.社火:社火在陕南各地盛行。春节时大都在乡镇、村落巡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地社火、高跷等。
(二)民间舞蹈类:
1.端公跳神:端公跳神原本是古代巴蜀巫师跳神的歌舞形式,随历史流变成民间舞剧。
2.汉调桄桄:汉调桄桄,俗称汉中梆子戏,系陕西九大剧种之一,属梆子腔戏。
(三)娱乐游戏类:
娱乐游戏类包括荡秋千、抓子、笑和尚耍狮子等都是陕南地区民俗中的代表。
二、我园幼儿户外游戏开展现状
为了全面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以“体”为先,我园紧紧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严格规范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但户外游戏缺乏明显的地域特色,缺少对幼儿社会文化的渗透。
三、陕南民间体育游戏在我园的实践
实践背景:为了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也能感受当地文化特色,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增加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我园经过长期实践,搜集各类、各年龄段的民间体育游戏,加以调整后制定出适合我园各年龄段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民间传统幼儿带来的别样快乐。在下面,我就以舞龙和高跷为例,谈一谈陕南民间体育游戏与我园户外活动相结合产生的教育效果。
(一)案例一:舞龙
1.游戏目标:
(1)能根据鼓点节奏的快慢调整步伐快走或慢走。
(2)锻炼游戏时的灵敏度和身体的协调性。
(3)在集体游戏中体验团结的游戏精神。
(4)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
2.游戏准备:
知识准备:让幼儿了解舞龙相关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
材料准备:用废旧食用油桶、pvc管、即时贴、泡棉纸、废报纸等主要材料做成的龙身,腰鼓、鼓槌一对。
场地准备:宽敞易活动的平地。
3.游戏玩法:
幼儿分组先后游戏。游戏开始,选取一名幼儿舞龙珠,选取舞龙身体所需幼儿依次手持舞龙,在鼓点的节奏中,龙头跟随龙珠走步。鼓点快,龙珠引领的舞龙便走的快;鼓点慢,龙珠引领的舞龙便走得慢。龙珠可以左右、高低滑动,要求龙头引领着龙身也要跟随龙珠左右、高低移动。
4.游戏规则:
舞龙时走步的节奏要符合鼓点的节奏,整个团队要相互合作,哪个团队配合得最好,哪个团队便是舞龙的优胜者。
(二)案例二:踩高跷
1.游戏目标:
(1)能双脚踩在高跷上交替向前行走。
(2)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3)体验游戏带来的喜悦。
2.游戏准备:
知识准备:向幼儿介绍踩高跷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
材料准备:用废旧的比较粗的pvc管、比较粗的竹子、易拉罐等和方便幼儿拉、握的绳子自制高跷。
场地准备:宽敞、平整、安全的易于行走的地面。(比如:塑胶地面)
3.游戏玩法:
幼儿分组同时进行游戏。游戏开始,每一组派出一名幼儿站在起点,双脚踩上高跷,同时向终点行进。谁先到达,谁获胜。
4.游戏规则:行走过程必须双脚踩在高跷上,一旦脚落地,须重新踩上去接着走。
案例分析:以上两款游戏的特点都在于教师将陕南民间常见的舞龙、高跷活动与幼儿体育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将舞龙游戏和高跷游戏中的主要元素抽离出来,发挥老师废旧利用的环保思想与才能,设计了非常适合幼儿身体发展的户外体育游戏。
四、结语
传承与发扬陕南民间体育游戏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更需要从娃娃抓起,从我们一线幼儿教师做起。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让幼儿充分了解、感知社会文化。将陕南民间体育游戏与幼儿园户外活动相结合是适应社会发展,也适合幼儿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传播民间文化,吸取民间体育游戏元素,与幼儿身体发展特点相结合,同时利用身边废旧材料制作方便环保的游戏器材,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希望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加入到传承民间体育游戏的活动中来。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承陕南民间体育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真正成为一名与世界接轨的、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汉中市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