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小学思想品德中的应用
袁忠丽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使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如今的小学生是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一代新人,小学生可以从网上更快、更好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相反地也对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便和冲击。因此,互联网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也最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伤害。可以想到的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一、互联网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是以网络、手机等为终端媒介,它所传递的信息是快速发生、快速传递的。在当今这个社会,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上,人们的生活节奏总是不断加快,不断向前的迅速发展的,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很符合小学生的性格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特点,也是学生最能接受和适应的范围。小学生每天就只知道玩,天生具有玩的天性,他们的性格特点与互联网的特点相结合是天作之合,相对于以前网络的在一定时间的传递信息,互联网对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等其他方面的限制,其速度的特点表现的更为让人吃惊。手机信息、QQ、微信、微博等成为小学生沟通的最新工具,借助互联网小学生们可以快速的获得所需要的信息,避免他们注意力不长久、精力不足、耐心不够等问题。
二、互联网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影响
对小学生来说,互联网是一种新鲜东西,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下面叙述的是其积极影响:
(一)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
互联网可以说是一本百科全书,更重要的是一本带有文字、声音、画面的一本书,它可以让小学生不出门就可以了解天下时事。互联网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并且它为学生打开了未知领域的另一扇窗。另一方面,网络具有无穷的吸引力,也强烈激发着小学生的各种欲望,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扩大了小学生的交际
互联网为小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以及他人情感的了解提供了更为方便和快捷的渠道。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进行视频聊天,或者在网上玩游戏,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现实生活中出现造成的各种压力,从而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没有太多的顾虑,同时也可以缓解生活、学习带来的心理情绪。所以互联网不仅有利于学生和同学建立起很好的的人际关系,而且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有足够的好处。
(三)树立了小学生的自信
现实生活处处都存在着竞争,大多数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的机会很少,使他们经常觉得很自卑,慢慢的对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然而在互联网这个时虚时幻的世界里,不管是玩游戏,还是解决各种疑难问题,都为他们取得成功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所以,互联网不但是学生显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而且也是学生走出自卑,重获自信的最佳途径。
但是,互联网以它迅速、便捷的优势,为小学生带来各种好处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其负面影响。
(四)对小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构成了威胁
孩子们在互联网经常能看到一些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的网站,把那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带给青少年,让他们失去了对周围现实环境的积极参与意识,更可怕的是会导致小学生精神空虚、理想信念淡薄、诚信缺乏、行为习惯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荒废学业,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更出乎意料的是使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偏向,从而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想法,后果不堪设想。
(五)导致学生道德认识与情感的缺失
孩子们在互联网上感觉不受现实生活中各种道德规范的约束,特别容易形成“另外一个自己”也就是“超我”。更有甚者一些网络诈骗信息、虚假广告等,诱惑未成年人,导致其上当受骗,从而为其做一些非法事情。小学生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特别容易陷入网络世界中,从而形成网瘾。同时,由于在上网的过程中,都是一个人这样相对独立的环境,导致学生缺乏正常的人际沟通,很有可能产生孤僻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疏离,以至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人和事都不关心。
总之,互联网为小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同时,也由于他们尚未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小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也慢慢体现出来。在这种的情况下,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在互联网情况下,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努力构建优良的互联网学习环境。 首先,要建立互联网监察机制,为了保证不良信息的混入,从而要定期监督各种小学生使用的网站。其次,建立完整的惩罚措施,并且要采取法律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听取家长、老师、小学生的意见,因此形成小学生互联网安全管理办法,从而来保证小学生的安全
(二)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加强互联网道德教育。不管是老师还是小学生,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随意的发表意见,老师也可以通过“手机聊天”、还有“网上教学”等方式来和学生沟通与交流,一起来学习。这是一种以人为主的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国家一直所倡导的,老师与学生不再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二者是可以一起探讨问题,是可以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的。
(三)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加强对小学生互联网道德规范的指导与学习。家长在提高自身互联网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对孩子的互联网行为进行严格的指导,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健康发展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学校就听从老师的指导,回家应该服从父母的安排,但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他们就成为了单独的主人,任何时候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再受任何人的约束与限制。所以,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分母的时候,首先家长要把好的东西与信息给孩子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筛子”的作用。其次,父母要是能对孩子上网的地点与时间限制一下会更好。
总之,网络环境对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影响深远,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未雨绸缪,把握时机,加强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这块思想文化阵地,使学生知网络、用网络、爱网络,使网络成为真正没有围墙的大课堂。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