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4-09-11 15:20:07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392 次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高职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设计和符合高职学生心智特点的任务驱动式文言文教学模式,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程序,分析了该模式体现的新的教学理念和特点。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行动导向;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母语水平的一门必修课。但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难度较大,成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既让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文言文知识,又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受“感悟积累”这一语文教学新理念的启发,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探索并实践出了以“创设情境、感悟积累、前展介入、激励评价”为特色的文言文教学模式。

一、高职学生文言文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学生上大学语文课,存在几个明显的问题:

1.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缺乏正确认识:他们把大学语文当成“高四”语文,面对难度大、篇幅长的文言文学习,要求老师像高中一样,运用大量课堂时间串讲文言文,很难解决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2.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参差不齐,学生不能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

3.基础薄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构建高职文言文教学新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针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状况,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模式:

(一)明确目标,前展介入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使学习目标明确,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是围绕既定目标,有重点地了解相关知识和熟练其操作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为此,我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步骤和特点,设计了专供学生预习用的《学案》。《学案》中依照“抄、查、诵、理”的文言文学习环节布置预习作业,逐步使学生学会并习惯于依照“抄、查、诵、理”的文言文学习环节开展预习,逐步提高了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学案》中还为学生设计了课堂记录表和知识卡片,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做课堂记录和积累文言文知识,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积累”任务,同时也便于平时复习,并通过长期使用,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强调结合专业的需要,创设情境,通过让学生联想、观察、欣赏、交流,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和动手操作的主动性。为此,我结合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些新颖的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用“说评书”的形式介绍课文背景;为学生演唱歌曲;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影视片段等,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使音乐、语言、画面融为一体,共同创设古典、优美的意境,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既烘托了文学气氛,又激发了学生了解本文内容的强烈兴趣。同时也展示了教师的风采,为上好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授课环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第一个环节:开展小组探究式学习。既拓展了语文课堂空间,也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祖国辉煌灿烂文学、历史的平台。

第二个环节:反复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设计“示范——模仿——初步感知内容”的朗读环节,使学生带着探究细节的好奇心进入课文细节的学习。

第三个环节:梳理课文,辨清词义,明确情节和中心。通过“五步走”教学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第一步,开展重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自测比赛,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筛选出需要教师精讲的知识点。

第二步,重点讲授学生预习中发现的实词、虚词或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难点,并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把出现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常见文言文现象的例句和解释标注在《学案》上,以便总结。

第三步,在解决了难点的基础上,由学生抢答口译课文,找出翻译中不准确的地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第四步,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的诵读技巧。

第五步,教师设计一些关于课文细节的问题,由学生抢答完成,检验学生对全文知识点和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这样,从背景介绍到初步感知,从重点知识的掌握到全面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使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学习采用由点到面,由课文大意到细节、由对诵读技巧的掌握到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完成每一项具体的小任务中逐步学会新知和技能。较为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注重拓展延伸、指导学习方法

新课学习结束后,要利用充分时间指导学生利用新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完成相应的课外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五)采用富有激励性的课堂评价方式

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在课堂中采用小组抢答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具有竞争和交流的课堂竞赛活动贯穿始终,营造活跃、高效的课堂氛围。学习结束后,教师在课堂小结中评出本节课小组竞赛得分最高的小组,表扬该小组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上的优点,号召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以树立学生的荣誉感,建设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本教学模式体现的新理念和特点

(一)     贯彻“感悟积累”的语文教学新理念

整个教学设计侧重对文章的总体感知,淡化分析性操作,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培养良好的语感,增加文化的底蕴。完成语文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目标。

(二)     将体现能力培养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运用到语文这一公共基础课教学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一种。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既体现人文素质的培养,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教学模式从《学案》的设计使用及教学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学生在熟悉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自然掌握积累文言文知识的正确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

(三)采用激励性的课堂评价方式,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这一评价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型组织的作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小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在沟通、分享中集体学习、共同进步的情感体验,营造活跃、高效的课堂氛围,为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实施打下了基础。

四、教学效果

这一教学法的实施,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消除了对理解文言文内容的畏惧情绪,树立了“原来学习文言文并不像想想那么难”、“原来我也可以读懂文言文”这样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既符合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心智特点,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