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造字、改字的文字学影响
杨淳予
太平天国造字、改字是近代汉语言文字一个特殊且重要的现象。本文针对太平天国因避讳所造、改字,讨论太平天国造字和改字的原因。然后重点对比汉字隶变和新中国汉字简化,讨论太平天国造字、改字尤其是一部分简化字在文字学上的意义,分利弊两方面讨论。
太平天国历史政权历时的十四年间,新造或者改写了一些汉字,这一时期的造字、改字在文字学研究中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至于原因,造字、改字多是由于避讳,其中有宗教性质的避讳、还有避君王名讳、避恶讳等等。同时考量到太平天国政权为农民起义的特殊性质,加之受方言俗字影响,考量便于广大民众接纳和传播,所以造字、改字中也有部分为简化字。
一、太平天国造字、改字概述以及原因
(一)太平天国改字、造字概述及研究现状
吴良祚和史式编写的《太平天国避讳词语研究中》提到:“汉字中本无其字,太平天国新造的字谓造字,汉字中原有其字,太平天国改作别用的谓之改字。”太平天国造字、改字不多,关于太平天国造字、改字代表性一手资料来源于《贼情汇纂》中列举的造字改字表(45字)、《钦定敬避字样》中列举的造字改字表(45字)、《太平天国史》中列举的造字改字表(61字)。三表基本能够代表太平天国造字改字的全貌,同时吴良祚、史式等学者也特别补充了一些造、改字。
(二)太平天国造字、改字原因
1.宗教避讳
太平天国是宗教影响下的农民政权,其宗教是独尊上帝为中心的拜上帝会,与西方基督教同崇耶和华。为了巩固神权,会规定一些宗教避讳,如改“上”为“尚”,改“帝”为“谛”,改“天”为“添”,改“华”为“花”,改“圣”为“胜”等。还有因为宗教理念影响而造之字,如上“合”下“共”的“”字的初衷就是为了宣扬“合共一起”的观念。
2.敬避名讳
太平天国还有一部分造字、改字是为了提高首义诸王的威望而避名讳造成的。如改“达”为“闼”,改“开”为“阶”,改“秀”为“绣”,改“全”为“泉”,改“清”为“菁”等。再如敬避一些与自身政权有关的称呼,如“囯”字本是“國”的俗体,但在《钦定敬避字样》中还是改用为“郭”,“府”改用为“郡”。
3.封建避讳
太平天国很多造字、改字与避封建迷信和恶讳有关,如太平天国狠批迷信鬼神的反动思想,从一造字中可以看出来。比如把部分“鬼”字偏旁的字改为“人”旁,再如改“丑、卯、亥”为“好、荣、开”。同时也有一些避恶讳而改之字,如改“退”为“胜”,改“死”为“升”。再如面对政权对立面的清政府,改“咸”为“㺂”,表示对咸丰皇帝的毁骂。
从三个字表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造字、改字不多,其中也并不全是简化字,少数的简化字如“鬼”偏旁改成“人”的部分字,有简化字形的趋势和客观形式,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推行政权教义的一个佐证,不能说没有推广作用。太平天国经籍中出现的简体字还有好几十个,如“帮”(幫)、“庙”(廟)、“粮(糧)、“盖(蓋)”等字,这些字形与《汉字简化方案》表所列的简体字都是一样的。从汉字简化基于方便广大人民的作用来说,算是简化史上一个特殊时期。
二、对比“隶变”和”新中国汉字简化方案”谈太平天国造字、改字的文字学影响
(一)三者异同
三者在性质、方式和对汉字学影响都是不同的。
“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的分水岭,这种隶变使汉字从字型变圆为方、线条变弧为直,笔画化繁为简,彻底笔画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从性质来讲是由社会环境需要、书刻工具的改进、文字自身规律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隶变的文字学影响很大,消极来说,偏旁同化、构形理据的缺失,也破坏了汉字的表意,不利于人们对文字本义的理解和溯源。
新中国汉字简化就是政策性的文字改革,其目的是为了逐步精简汉字的笔画和字数,减少汉字在记认、书写、阅读和印刷中的困难。繁体字发展到简体字。这次文字改革的时间相对隶变来说,是一蹴而就的,从性质来说,都是从繁到简的文字形体流变,对汉字象形的破坏都有,但是隶变的破坏相对较大,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简化也不能同日而语。
至于太平天国的造字、改字,相对来说,推广和普及的时间短、范围小,影响力不大,从根本性质上来讲,谈不上汉字的时段演化,只是一个特殊时期的一个短暂文字现象。造改之字也没有保留当时的用法传入现代汉语中,这与太平天国政权的特殊历史性质以及命运也是直接有关的。
(二)太平天国造字、改字的影响
消极地说,太平天国造字、改字主要由于避讳,所以很多改之字不符合汉字传统文化,破坏了部分汉字的象形和本义,同时信奉拜上帝会与中国历史社会文化发展方向也不符,其间很多与宗教有关的字是无法沿用和保留的。
积极地说,站在汉字简化的历史大趋势中来说,太平天国造字、改字中的俗体简化字还是方便了汉字的民间普及。同时很多造字还是符合汉字表意的,丰富了汉字文化。
总的来说,太平天国的造字、改字虽然推行时间短,范围小,但是依旧是一种汉字文化改革,在这短时间类对文字学有其特殊的影响意义。
三、结语
太平天国造字、改字是绝大多数是由于避讳,在太平天国政权存在的十四年间,很多新字和俗体简化字在文字学上是值得研究的资料和现象。其文字学影响特殊、可以从汉字中透视社会历史文化,达到汉字作为研究社会文化的工具和强有力资料证据的意义。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文传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