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昌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
曾明芳 乔 露 徐贝琳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壮举,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壮举,这一伟大事件,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大贡献,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一、八一南昌起义,在革命处于低潮的白色恐怖下,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
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后,国内形势陡然逆转。轰轰烈烈的中国大革命中途夭折。年轻的共产党遭受到它成立以后从不曾遇到过的严峻考验。根据党的六大所作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的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人2.6万多人”。大革命时期受到群众尊重和爱戴的党的优秀干部汪寿华、萧楚女、熊雄、陈延年、赵世炎、夏明翰、郭亮、向警予、罗亦农、陈乔年等,为革命英勇就义。党的组织活动转入秘密状态,在这过程中遭受严重破坏,许多地方的党组织被打散了。不少党员和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党内和团内的一些不坚定份子纷纷脱离党、团,有的公开在报纸上刊登启事宣布脱党、向敌人忏悔,有的甚至领着敌人搜捕共产党人。据1927年11月统计,全党党员人数由1927年5月中共中央五大时的57900多人锐减到10000多人。原来蓬勃发展的各地工会和农民协会,到处被解散或查禁,工农群众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走向低潮。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
在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的白色恐怖下,在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严峻形势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危机的情况下,为了挽救革命作出的第一声响亮回答。
7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在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起义部队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占领了南昌城。
南昌起义,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壮举。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周恩来后来说:八一南昌起义在共产党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这在大方向是对的。这次起义像一声春雷,是千百万革命群众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严重挫败后,又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
二、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由于中共中央在大革命胜利发展的过程中忽视掌握军队的极端重要性,那时候南方的绝对部分军队都控制在国民党手中。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彻底地认识了军队的重要性,于是党领导所掌握和影响的一部分军队发动了南昌起义,从此走上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开始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南昌起义前,中共中央曾考虑到我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大部分都在国民党人张发奎统率的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第2方面军中,其中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所辖的第11军第24师是由共产党人叶挺指挥的;第4军第25师第73、75团是以北伐战争时期的叶挺独立团为骨干编成的,第10师第30团是为共产党所掌握的;第20军是由接近共产党的贺龙(在起义后南下途中加入共产党)指挥的。在南昌,还有原有朱德指挥的受共产党影响的第5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这些部队,是党在大革命时期培植和给与重要影响的正规革命武装的主要部分,也是举行南昌起义的主要军事力量。
起义之后,中共前敌委员会坚持党对起义军的领导,探索如何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起义胜利之后,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宋庆龄、邓演达(以上二人未到南昌)贺龙、周恩来等25人为委员,以宋庆龄、邓演达等7人组成主席团,起谭平山任主席。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的番号,下辖第9、第11、第20共3个军,第9军军长韦杵(未到职),副军长朱德(不久接任军长),第11军军长叶挺,第20军军长贺龙。中共党员朱克靖、聂荣臻、廖乾吾分别任3个军的党代表。革命委员会任命贺龙为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为代前敌总指挥。起义军各个师的师长、党代表和起义军的骨干力量,大部分是共产党员。革命委员会发表了由周恩来等起草和修改的《中央委员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为革命获一新根据地”,以“集中革命势力继续革命”。起义部队成为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
第三,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作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重大决定
7月27日,周恩来从武汉经九江到达南昌。根据中央的决定,中共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成立,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澎湃组成,周恩来任书记。前委当即决定于7月30日起义。
正当起义准备工作紧张进行时,中共中央收到共产国际根据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决定发来的电报,电报指出:“如果有成功的把握,我们认为你们的计划可行。”③中共中央分析形势后,认为南昌起义有成功的把握,决定派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以中央代表身份赴南昌,传达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前敌委员会成立后,共产国际的顾问们则让起义者同张发奎合作,尽可能把张发奎纳入领导起义的将领之中。
7月30日晨,张国焘赶到南昌并带来一份共产国际代表要求推迟起义的电报,干涉行动计划。同时提出起义如有成功把握,可以举行,否则不可动;应该征得张发奎的同意,否则不可动。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仍然倾向把张发奎争取过来后再行动。为此会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致于谭平山气愤地要求把张国焘捆绑起来,周恩来制止了其他人对张国焘采取暴力行动。同时也说服张国焘,不要以中央代表身份妨碍和阻止起义,张国焘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作了妥协,同意了起义计划。7月31日,前委决定8月1日凌晨举行起义。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南昌起义重大意义主要有三点:第一,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第二,它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懂得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人民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第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作出建立中共自己的武装并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重大决定。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