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何必长生不老
发布时间:2016-11-28 20:40:24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77 次

何必长生不老

                                  徐 敏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着长生不老的实现,古代先民们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设想甚至实践尝试。然而长生不老真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吗?本文从现实角度揭露了长生不老的种种弊端,提倡人们珍惜有限的美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

“长生”一词最早源自道教,是神仙家们祈求通过修炼、服食仙药等手段达到寿与天齐的一种愿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代,仍然有许多人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科学研究,希望能够研发出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对此,也有很多现代人嗤之以鼻,觉得是异想天开,那么,真的有长生不老的存在吗?

   一、“长生不老”的前世今生

对于这一问题,最早作出回答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家,他们大肆鼓动人们求药。《秦始皇本纪》中详细记载道:“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然而千古一帝最终也只落得人财两空,早早病死的下场。

虽然现实中诸如秦始皇、汉武帝等耗费巨资求长生不成,但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们似真似假地构造了一大批神仙仙境。在《列仙传》中,作者记载了从赤松子至玄俗等七十一位仙家的姓名、身世和事迹。

   二、古人对“长生不老”的诸多实践尝试

神仙思想融入道教以后,一些神仙方士结合诸多道家经典,假托天授神书,撰写出诸多仙书教典。还自行尝试炼制“外丹”,希望实现长生不老。这里所说的外丹是指用炉鼎烧炼铅、汞等药物,以制成一种使人服用后可长生不老的丹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道教著名的炼丹家魏伯阳。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被后世弟子奉为“万古丹经王”,成为道教丹鼎教派的至宝。

对于通过炼制外丹以求长生不老,唐朝和明朝的贵族尤为崇奉。就连开创了贞观之治的贤明之君李世民也未能免俗,李世民晚年狂热地迷恋方术,不断命臣子炼制“仙丹”,最终因服丹药中毒死亡,在他之后因服丹药而死的李氏皇帝不下五位。虽然金丹造成的血泪悲剧历历在目,但之后的皇帝仍然没能逃脱这个魔咒。

除了炼制外丹以外,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办法还有静坐冥想,念咒感悟。发展到宋代时期,大抵是意识这些方法无甚成效,道教发展衍生出了以南宗为代表的内丹派,内丹是与上文提到的外丹相对的一种内修方法,是道教徒们从道教养生术中的行气、导引、胎息等方法中研究感悟而来。修炼内丹术通俗来说就是把人的身体当做炉鼎,用我们体内的精、气、神做为材料,通过修炼运作从体内结出仙丹,有些道教中人也把它称为仙胎。

到了北宋时期,修炼内丹和清心念咒的修炼方法在民间流行开来。但因为修炼方法和修炼资质的问题,大多数的人往往白白花费许多功夫,而且因为长久打坐导致下半身血脉不通,晚年常常落得腿脚不便的局面。

   三、真的有必要追求“长生不老”吗

 追求长生不老大抵是通过清静、服食、炼养来达到,详细的内容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著作《千金要方》中多有提到,姑且不论这其中所需耗费的成本,也不去计较是否真的能够奏效,这里作者想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长生不老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长生不老不吝给予最美好的描绘,比如青春永驻。儿童时代有属于孩童的活泼的美,青年时代有属于青年的张扬的美,中年时代有属于壮年的沉淀的美,老年时代有属于老人的沧桑的美,如果一直青春不老,何来这青春、成熟、沧桑交织的和谐美?

长生不老能够有更多时间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对于那些有拖延症的人来说,给予他们长生不老的生命,他们未必就会有所创造,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把习惯性的拖延一会儿变成了拖延更久。众所周知,秦始皇的一生可以说是比较短暂的,然而他却创造了其他人远所不及的辉煌。

另外长生不老还会将人类推向一个更为严重的资源危机,设想一下,如果人们实现了长生不老,这就意味着如无意外,人类的生殖能力一直不会消失,也就是说四世同堂不再是稀奇的现象,长生不老的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八世同堂乃至无数代同堂。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无立足之地。

另外一方面,长生不老的产生会使人类失去基本的感情。有人说,时间是治愈一切痛苦的良药,但同时,时间也是谋杀一切美好的凶手。《论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正是因为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父母不会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珍惜每一分一秒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太过漫长的生命会使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失去激情与兴趣。

   四、结语

最终,长生不老使我们变得像一群行尸走肉,失去对生命的热情,失去人生的意义。就像金钱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它是有限使用的,有限的生命也是我们获得快乐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一旦时间失去了稀缺性,一切都失去了价值。所以我们不该盲目地去追求所谓长生不老,把诸多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彼岸,而应该把握住有限的生命,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无限精彩。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