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
陈 平 翟有龙
地理课堂教学结课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本文在论证地理课堂教学结课的重要性的同时,分析总结了六种常用的结课方式及其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对结课时教师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结尾是一堂优质高效的地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科学性、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在一堂课的末尾时间,学生心理状态会因为疲劳或期待课间玩耍而出现倦怠、注意力分散等现象。在这时需要老师有意识地调整教学节奏,进入结课环节,采用总结、分析、呼应等方式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
一、地理课堂常用的结课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堂导入部分花了很大精力,而当一堂课临近结尾时常常是以“好,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下课!”或是简单地把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复述一遍的方式结课。这样的结课方式会造成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怎样的结课方式才算是有效的结课方式呢?笔者通过走访多位地理教师,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分析总结认为,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主要的结课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
(一)总结式
总结式结课方式是指在结课时教师通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或其它某种形式对本节课的主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本堂课所学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巩固所学知识的结课方式。教师结课时除了用语言形式外,还可以选用列提纲或引导学生完成本堂课的流程图、填充图等形式。例如,在进行“季风水田农业”一课的讲解时,结课可以是先强调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位条件,然后用“小农大水利,高产低商技”来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特征,最后针对其特征引出相应的发展措施。运用总结式结课时需要注意:(1)语言应生动、有趣,重难点突出;(2)应避免对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或简单重复,注意情境设计;(3)对于过程性、方法性较强的知识不宜采用此方式结课。
(二)呼应式
呼应式结课方式是指教师在结课时以分析解答在课堂开始时或教学过程中所提出问题的一种结课方式。这种结课方式能够使课堂前后形成呼应、结构完整、联系紧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地理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此方式结课时,教师需要在导课环节或授课环节精心设计相关的问题。例如,在进行“锋与天气”一节授课时,教师可以用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作为导入并设置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结课时再回到此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最终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对比式
对比式结课方式是指教师在结课时以表格、图形等形式对比分析某几类地理事物或某一地理事物的某几个方面的一种结课方式。它可以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是与前面已学习的相似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学习完“中国南方地区”一节结课时,教师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对应起来,从地理位置、地形、资源、土壤、水文、气候、人口、交通、工业、农业等多方面有条理地对比分析,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记忆负担,避免相关知识点的混淆或遗漏。
(四)巩固式
巩固式结课方式是指教师在结课时以引导学生完成老师课前准备的相关检测题为主的一种结课方式。这种结课方式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在运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将试题做成课件,结课时采用学生抽题回答或抢答等方式进行。
(五)悬念式
悬念式结课方式是指教师结课时结合下一堂课知识特征或与地理有关的奇闻轶事等内容设置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一种结课方式。运用悬念式结课时需要注意:(1)此结课方式不宜过多使用,防止学生心理疲劳;(2)设置的问题应该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可泛泛而谈。
(六)拓展式
拓展式结课方式是指教师结课时运用小游戏或课外延伸等方式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的一种结课方式。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在结课时安排猜谜语、拼图游戏等形式进行结课。这样可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例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结课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打开“中国的行政区划拼图游戏”软件(没有条件的可以用硬纸板代替),派小组代表或自愿参与,完成拼图所用时间短者获胜。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不仅对各省区轮廓形状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二、地理课堂结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语言简洁,学生为主体
地理课堂教学结课应做到言简意赅,语言精彩而富有感染力。从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所提要求要在学生现有能力上有所提高,这样每当学生解决此问题时都会是对自己信心的一次正强化,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
(二)结合情景,追求艺术性
课堂教学结课时应充分考虑具体情景,根据课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来设计合适的结课方式。在结课的设计、实施、反馈等各环节尽量体现艺术性,突出老师的主导作用。
(三)服务教学,突出重难点
结课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老师在结课时要以服务教学内容为出发点。教师在结课时应抓住本堂课重点难点知识,针对训练,专项突破,这样的结课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有效的结课环节可以促进学生对当堂学习内容的系统掌握和知识框架的构建,同时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地理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下一次课的期待。但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研究相关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而不能成为教学发展的羁绊。课堂结课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据课型、教学内容等巧妙地选择合适的结课方式。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